丙年常年期第八主日
在你們眼中的木屑
致候禮
讓我們感謝天主,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獲得勝利。願復活的主耶穌常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導言
為什麼我們幾乎所有人都注意到别人的缺點和失敗,然而對自己的短處視而不見?我們時常把自己的疏忽歸咎他人。今天讓我們注視在我們當中的耶穌。是的,祂來是為拯救人脫免他們的罪惡,祂沒有判斷和譴責人,而是以祂友愛的開放態度吸引他們,欣賞他們的好處並賜給他們在生命中新的機會。要跟祂學習的還有很多,讓我們向祂祈求祂內心的善良。
懺悔禮
讓我們祈求上主不要像我們判斷别人一樣譴責我們,而是寬恕我們並賜給我們善良的心。
(靜默片刻)
主耶穌,祢知道要引領我們到哪裏去, 我們預備好在生命與寬恕的路上跟隨祢:
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耶穌基督,祢接納了人的習性,為的是祢可轉化及拯救他們:
基督,求祢垂憐。 答:基督,求祢垂憐。
主耶穌,以祢心中的善良,在有仇恨的地方帶來寬恕,在有悲傷的地方帶來喜樂:
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上主,我們感謝祢以寬大的仁愛治癒我們,讓我們像祢一樣有耐心,並求祢引領我們到達永生。 答:亞孟。
集禱經
讓我們同心祈禱,願基督永遠是我們的光明與嚮導。
(靜默片刻)
上主,慈愛的天父,祢所賜給我們的不是瞎子帶路,而是我們唯一的師傅耶穌基督來引領祂遲鈍的信徒如我們。祂不是來譴責,而是為了寬恕和拯救。求祢賜給我們清晰的眼目去審視自己的心靈和良知;當看到周圍人的缺點時,就用愛的影子暗淡它們。願我們以肖似基督的生活來啟發他人。我們因主基督而求。 答:亞孟。
讀經一:一顆樹的好壞看它結的果子便知。
從一個人說話的態度能顯露出他或她的宗教素養。
恭讀德訓篇 27:5-8
篩篩子,總留下一些渣滓;人的言談,也總有一些不乾不淨。
爐火試煉陶匠的陶器;言談試驗人的人格。
一棵樹的栽培,可由它所結的果實看出來;同樣,一個人的心意,也可從他思想後,所說的話看出來。
一個人沒有發言以前,不要讚美他,因為人的好壞,從言談中,才可見到。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 92: 2-3, 13-14, 15-16
答:上主,歌頌祢的聖名,多麼美好。(詠 92: 2a)
至高的上主,感謝祢,歌頌祢的聖名,多麼美好: 清晨傳述祢的慈愛,夜間宣揚祢的仁義,多麼幸福。答:
正義的人 像棕櫚樹一樣茂盛,似黎巴嫩香柏 一樣高聳,他們被栽植在上主的殿裡,在我們天主的庭院,開枝散葉。答:
它們雖已年老,仍然結果,枝葉茂盛,永遠長青。可見上主是多麼公義: 祂是我的磐石,祂處事無不公允。答:
讀經二: 死亡,你被擊敗了。
在基督內,死亡與罪惡都被擊敗。如果我們跟隨祂,將要永遠戰勝它。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15:54-58
弟兄姊妹們:
幾時這可朽壞的,穿上了不可朽壞的;這可死的,穿上了不可死的,那時,就要應驗經上所記載的:「在勝利中,死亡被吞滅了。」「死亡!你的勝利在那裡?死亡!你的刺在那裡?」
死亡的刺,就是罪過;罪過的權勢,就是法律。感謝天主,他賜給了我們,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獲得的勝利。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你們要堅定不移,在主的工程上,該時常發奮勉力,因為你們知道,你們的勤勞,在主內決不會落空。
——上主的話。
亞肋路亞 (斐 2:15d, 16a)
在人世中,你們應發放光明,將生命的話,顯耀出來。
答:亞肋路亞,亞肋路亞。
福音: 我們的生活不應貶抑福音
我們不應跟隨那些沒有方向的嚮導。我們應該讓自己肖似基督的生活來啟發他人。
恭讀聖路加福音 6:39-45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講了這個比喻:「瞎子豈能給瞎子帶路?不是兩人都跌在坑裡嗎?
「沒有徒弟勝過師父;凡受過完備教育的,僅相似自己的師父而已。
「怎麼,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不理會你眼中的大樑呢?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兄弟,讓我取出你眼中的木屑吧!而你竟看不見自己眼中的大樑呢?假善人啊!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樑,然後才看得清楚,以便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沒有好樹結壞果子的,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的。每一棵樹的好壞,憑它的果子,就可認出來。人從荊棘上,收不到無花果;從蒺藤上,也摘不到葡萄。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因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
——上主的話。
信友禱文
耶穌藉着祂的生命、死亡和啟示,教導了我們天主的憐憫寬恕,就是尋求拯救,而不是譴責。讓我們效法祂的榜樣並向祂祈求禱:
答:上主,請在生命的路上指引我們。
- 願耶穌給教會指引道路,在我們這個艱難的年代中,走在通往寬恕與愛,及正義與真理的路上。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在生命的路上指引我們。
- 願耶穌給尋求真理與善良的忠誠者指引道路,願他們不會誤信虚偽的領導者。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在生命的路上指引我們。
- 願耶穌給我們去跟隨那些心地善良,願意為和平與友愛服務的人指引道路。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在生命的路上指引我們。
- 願耶穌給那些容易譴責人及不肯原諒和接受他人的人指引道路。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在生命的路上指引我們。
- 願耶穌指引我們要走的路,願我們學會看到自己內心的惡及不再因我們也容易犯的錯誤去譴責他人。讓我們同聲祈禱。
答:上主,請在生命的路上指引我們。
主耶穌基督,求祢打開所有心靈上盲目的人的眼睛,他們在生命中迷失方向。藉祢的愛和力量引領我們到達愛我們每個人的天父那裡。祢作我們的師傅,從現今直到永遠。 答:亞孟。
獻禮經
上主,我們的天主,祢的聖子耶穌在我們的黑暗中帶來光明。祂開啟了瞎子的眼睛。在這聖體聖事中賜給我們祢的聖子,願祂開啟我們的眼目使能看到祢寛容的愛及祢在人身上顯示的仁慈。因主耶穌之名求祢賜給我們。
答: 亞孟。
頌謝詞
我們與耶穌一起感謝仁慈的天父,藉着耶穌,祂賜給我們光明與生命,奮鬥的目標,可跟隨的路。能表達感恩為我們來說是一份喜悅。
天主經
現在,讓我們發自內心的仁慈,以耶穌親自教導我們的禱文向天父祈禱:
答: 我們的天父....
附禱經
上主,求祢從一切災禍,尤其是從罪惡的災禍中拯救我們。幫助我們看見自己眼中的大樑,並使我們以溫和與諒解善待他人。引領我們帶着喜悦的希望,一起走向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再來的光榮。 答:天下萬國....
領主詠
這就是耶穌,天主的羔羊,祂已帶走了罪惡的死亡並引領我們走向復活。祂賜給我們生命的食糧和飲料的我們是有福的。
答:主,我當不起.......
領聖體後經
天主、我們的父,祢讓我們所有人,在祢聖子耶穌基督友善與共融的聖體聖事中,分享我們的過失和壞習慣。求祢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接受,用愛的外罩覆蓋彼此的缺點。願我們用善去戰勝惡並為地球帶來祢的和平。 我們所求是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答:亞孟。
降福
聖保祿宗徒今日告誡我們永不在行善中認輸,永不放棄跟隨耶穌。難道這也不適用於停止尋找別人的缺點,同時欣然忘記自己的錯誤和缺失嗎?是的,讓我們彼此寬大,就像天主一直寬大善待我們一樣。願全能的天主聖父,聖子及聖神降福你們。 答:亞孟。
讓我們帶着喜樂與感恩回去,因為天主一直善待我們所有人。
答:感謝天主。
反思
耶穌曾說過,經師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講座上所講的話聽眾有義務服從,但這段話似乎在指責,自身有嚴重缺點的牧人無權教導民眾,問題的關鍵在最後一句話:心裡充滿甚麼,口裡就說甚麼。如果一個牧者眼裡存在大樑而不及時除去,那麼他就成了一株壞樹,而壞樹是結不出好果子的,也就是說,一個牧人如果心裡積存著太多惡,他的邪惡必被外放,實際上他是無法講出屬於天主的話的,他指責別人眼裡的木屑也不是出於愛德,他對民眾的領導便是盲人給盲人帶路。如果我們心裡充滿惡,我們的言行又豈能聖善?
===================
木屑與大樑
路加福音 6:39-45
耶穌的門徒不能瞎眼。他必須有智慧才能明智地領導;否則,他就有可能對委託給他的人造成損害。神父、公共機構、立法者、教師和家長——既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偽善。今天的福音提出了這個問題:「為什麼只看見你兄弟眼裡的木屑,卻不注意自己眼裡的大樑呢?」 (第 41 節)。
耶穌的警告不是對法利塞人或猶太人,而是對自己的門徒。在早期的教會中,受洗的成員被稱為「啟蒙的人」,因為基督的光已經打開了他們的眼睛。因此,人們期望基督徒知道如何在生活中選擇正確的價值觀。
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因此,耶穌警告祂的門徒,有失去福音之光的危險,會被世界的邏輯所支配的錯誤推理所蒙蔽。他們創造了一個符合他們的慾望和喜好的神,但這並不是天主的真正形象。當這些盲人確信他們可以看到並開始引導他人時,問題就會變得惡化。
門徒永遠不能成為嚮導,因為唯一的嚮導就是基督和祂的福音。老師只有一人;這嚮導是基督,祂在前面帶領,門徒跟隨祂的腳步。
「你怎麼能對你的兄弟說:『兄弟,讓我去掉你眼裡的木屑』,卻不去看看自己眼裡的大樑?」我們的眼睛本能地停留在不好的地方,停留在缺陷上,因為它困擾著我們。但路加教導他的團體,一個團體生活的基本原則:「在你對你兄弟的問題感興趣之前,首先,你必須檢查你是否看得清楚;先去掉你自己眼裡的大樑。」
在我們的教會團體中,我們爭論用舌頭或用手領聖體的價值,但卻忽略了用同樣的舌頭說閒話和粗話的問題。我們忽視了移民和窮人的困境,卻為了嬰孩未出生的原因而爭論。我們忽視了家中或護老院的年邁父母,卻抱怨教會沒有照顧到窮人 — 大樑和木屑 !耶穌並沒有說我們不應該幫助我們的兄弟清潔他的眼睛,但那些只注意近人眼中的木屑是個偽君子。
我們要通過我們所作所為和我們的言語來承認我們是天主的子女;讓我們的嘴唇只說愛的話語;我們的心要充滿憐憫,就像天父一樣。
===============
常年期第八主日
2025 年 3 月 2 日
邁向智慧謙遜領導之路
路加福音 6:39-45
今天的福音邀請我們在信仰之旅中反思智慧、謙遜和自我意識。耶穌用簡單的比喻教導我們如何智慧地領導和正直地生活。
他首先提出一個問題:「盲人能給盲人領路嗎?」(路 6:39) 這提醒我們,真正的領導者必須先看清楚,不僅要用肉眼,也要用來自天主的智慧和洞察力。無論我們是父母、教師、神職人員或公務員,我們都被呼召引導他人;但如果我們自己對真理視而不見,我們就無法做到這一點。耶穌是完美的老師,祂邀請我們效法祂的溫柔、慈悲和正義的榜樣,好讓我們也成為健全且有智慧的領袖。
然而,耶穌也警告我們不要虛偽和自以為是。祂問 「為什麼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卻不注意自己眼裡的大樑呢?(路 6:41)。我們有多少次批評他人,卻忽略自己的過失?判斷和譴責很容易,但承認自己的弱點卻很難。耶穌呼召我們要自我反省,在指出他人的缺點之前先認清自己的缺點。唯有透過謙卑和自我意識,我們才能以愛和可信的態度糾正他人。
最後,耶穌提醒我們,我們的言行揭示了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態。祂警告我們不要說流言蜚語、誹謗和負面的言論,這些都會破壞人際關係、家庭和團體。相反地,祂呼召我們結出好果子,說建設性而不是破壞性的話。
讓我們祈求主賜給我們恩寵,好能看清楚、以謙遜引領,並真誠地去愛。願我們效法祂的榜樣,結出良善、慈悲與和平的果子。亞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