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禮儀

禮儀日曆

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Description

 

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耶路撒冷:痛苦和勝利的地方

 

及苦難會繼續……

祝聖棕櫚枝及遊行

 

導言

  1. 耶路撒冷:痛苦和勝利的地方

我們從人生學校中得知,並非每一天都是歡樂和幸福的日子:當中也有痛苦、失望和失敗的灰暗日。但今天,在「主受苦難」的聖枝主日,我們知道,耶穌是甘願自由地接受這個苦難。 首先,我們看到祂在少許的勝利中受到稱讚,但後來聽到祂是如何引致死亡。 一個星期後的復活主日,我們將會清楚地聽到祂強調的說祂的死引致祂的復活的勝利;我們也會聽到祂帶給我們的寬恕和生命。 讓我們在主的勝利和痛苦與死亡中與祂聯合起來,並祈求祂使我們的生命和死亡如同祂一樣,是可以接受和有意義的。

 

  1. 及苦難會繼續…….

今天和在整個聖周內,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們的主為我們所忍受的痛苦,痛苦如何導致祂的復活以及使我們從罪過和邪惡中,最終從死亡中復活起來。 但我們也要記住,耶穌今天在祂身上繼續受苦,這意味著,在祂的人民中,有被不公正,被剝奪,被背叛及被迫害的受害者。 讓我們為他們祈禱,並幫助他們,好使他們也可以與主一同復活。

 

祝聖聖枝

請大家祈禱 (靜默片刻)
生命的主宰,

我們帶著綠色枝條來到祢面前;

這是生命和年青的象徵,

耶穌也自稱為綠色的樹木。

求祢祝福我們,並祝聖這些枝條,

讓這些綠色的樹枝和樹葉向基督歡呼,

因我們的主,為我們帶來豐盛的生命。

即使我們要和祂一起,走在苦難和死亡的艱難路上,

向著最後的勝利。因主耶穌基督,永生永王。   答:亞孟。

              (神父在靜默中向棕櫚樹枝灑聖水)

     

祝聖棕櫚樹枝福音:奉上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           

群眾向耶穌歡呼,但耶穌受審時,他們大聲喊說:「釘死祂!」我們站在那邊﹖

 

聖枝遊行福音:路19:28-40

恭讀聖路加福音 19:28-32,35-40

那時候,耶穌領頭前行,上耶路撒冷去。

及至臨近貝特法革和伯達尼,在一座名叫橄欖山那裡,耶穌派遣兩個門徒,說:「你們往對面的村莊去;一進入村莊,就會看見一匹拴著的驢駒,從來沒有人騎過,把牠解開,牽來。如果有人問你們說:你們為什麼解開牠?你們就說:主要用牠。」

被派的人去了,所遇見的,正如對他們所說過的一樣。

他們於是把驢駒,牽到耶穌面前,把他們的外衣,搭在驢駒上,扶耶穌騎上去。前行時,人們把自己的外衣,舖在路上。當耶穌臨近橄欖山的下坡時,眾門徒為了所見過的一切奇能,都歡欣的大聲頌揚天主說:「奉上主之名而來的君王,應受讚頌!和平在天上,光榮於高天!」人群中有幾個法利塞人,對耶穌說:「師父,責斥你的門徒吧!」

耶穌回答說:「我告訴你們:這些人若緘默不語,石頭也就要喊叫了!」

——上主的話。

  

簡短講道。然後由神父或執事邀請教友遊行:

 

現在,我們偕同宗徒和耶路撒冷的人民,喜樂地歡呼耶穌是我們的天主和救主。

我們揮舞著棕櫚枝,跟隨著祂。

 

 感恩祭

 

歌詠:遊行歌詠也作為進堂詠。 在遊行或隆重進堂後,主禮隨即頌念集禱經。只有在沒有遊行或隆重進堂下,才會有懺悔禮及垂憐頌。

 

集禱經

讓我們祈求使我們可以在服務的路上跟隨耶穌。

                        (靜默片刻)

主我們的天父,

在祢的兒子耶穌身上,

祢已向我們顯明了通往勝利的道路,

就是熱愛服務的方式,

並願意為了忠信、堅定的愛而付出犧牲的代價。

求祢賜給我們耶穌的心態和態度,

好讓我們可以學會與祂一起服務,

去愛而不計算成本。

願我們與祂同享勝利,

祂是我們的主,永生永王。   答:亞孟

 

讀經一:上主會來扶助我。

上主受苦的僕人仍然忠於祂的使命,即使因為他依靠天主而受到迫害。

依撒意亞先知書 50:4-7

我主上主賜給了我受教的口舌,叫我會用言語,來援助疲倦的人。他每天清晨喚醒我,喚醒我的耳朵,叫我如同學生一樣靜聽。我主上主開啟了我的耳朵。

我並沒有違抗,也沒有退避。我將我背,轉給打擊我的人;把我的腮,轉給扯我鬍鬚的人;對於侮辱和唾污,我沒有遮掩我的面。

因為,我主上主協助我,因此,我不怕蒙羞;所以,我板著臉,像一塊燧石,因為我知道:我決不會受辱。

——上主的話。

(默想片刻)

 

答唱詠 詠22:8-9, 17-18, 19-20, 23-24

【答】: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詠22:2)

領:凡看見我的人都譏笑我;他們都撇著嘴,搖著頭說:「他既信賴上主,上主就應救他;上主既喜愛他,也就該拯救他。」【答】

領:成群惡犬圍困著我;大批歹徒環繞著我。他們穿透了我的手腳;我的骨骼莖莖可數。【答】

領:他們瓜分了我的衣服;為我的長衣,他們拈鬮。上主!請不要遠離我;我的勇力,請速來扶助我。【答】

領:我要向我的弟兄,宣揚你的聖名;在盛大的集會中,讚美歌頌你:「你們敬畏上主的人,請讚美上主;雅各伯所有的後裔,請光榮上主;以色列的一切子孫,請敬畏上主!」【答】

 

讀經二:耶穌貶抑自己,成為我們的上主。

天主的兒子貶抑自己成為我們中的一位,並服務我們。為此,天主舉  揚了祂,並使祂成為萬物的主。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斐理伯人書 2:6-11

弟兄姊妹們:

耶穌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名字,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斐2:8-9)

領:基督,願光榮和讚頌歸於你!

眾:基督,願光榮和讚頌歸於你!

領:耶穌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的名字。(斐2:8-9)

眾:基督,願光榮和讚頌歸於你!

 

苦難:耶穌的痛苦和死亡

在苦難中,路加將耶穌表達為來尋找並拯救迷失的。 祂今天向人們提供了天主的慈悲。

短式

路加所載主耶穌基督的受難始末 23:1-49

敘述:那時候,民間長老、司祭長和經師都起來,把耶穌押送到比拉多面前。

(我在這人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來。)

敘述:他們開始控告耶穌說:

群眾:「我們查得這個人,煽惑我們的民族,阻止給凱撒納稅,且自稱為默西亞、君王。」

敘述:比拉多於是問耶穌說:

比拉多:「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

敘述:耶穌回答說:

耶穌:「你說的是。」

敘述:比拉多對司祭長及群眾說:

比拉多:「我在這人身上,查不出什麼罪狀來。」

敘述:他們越發堅持說:

群眾:「他在猶太全境,從加里肋亞起,直到這裡,施教,煽動民眾。」

敘述:比拉多聽了,就問耶穌是不是加里肋亞人。既知道他屬黑落德統治,就把他轉送到黑落德那裡。這幾天,黑落德也在耶路撒冷。

 

(黑落德及他的侍衛,鄙視耶穌,並譏笑他。)

敘述:黑落德見了耶穌,不勝歡喜,原來他早就想看看耶穌,因為他曾聽說過關於耶穌的事,也指望耶穌顯個奇蹟。

敘述:於是,黑落德問了耶穌許多事,但耶穌什麼都不回答。

司祭長及經師,站在那裡,極力控告耶穌。

黑落德及他的侍衛,鄙視耶穌,並譏笑他,又給他穿上華麗的長袍,把他解回比拉多那裡。

黑落德與比拉多,就在那一天,彼此成為了朋友;他們原先彼此有仇。

 

(比拉多把耶穌交出,讓他們隨意處理。)

敘述:比拉多召集司祭長、官吏及人民來,對他們說:

比拉多:「你們把這個人押來給我,好像他是一個煽惑民眾的人。看,我在你們面前審問了他,而你們控告他的罪狀,我在這人身上,並查不出一條來;而且,黑落德也沒有查出,因而又把他押回到我們這裡,足見他沒有做過該死的事。所以,我鞭打他以後,便釋放他。」

敘述:每逢節日,比拉多必照慣例,給他們釋放一個囚犯。但他們卻齊聲喊叫,說:

群眾:「除掉這個人,給我們釋放巴辣巴!」

敘述:巴辣巴原是因為在城中作亂殺人,而入獄的。

比拉多又向他們聲明,願意釋放耶穌。但他們卻不斷地喊叫,說:

群眾:「釘在十字架上,釘他在十字架上!」

敘述:比拉多第三次對他們說:

比拉多:「這人到底做了什麼惡事!我在他身上,查不出什麼該死的罪狀來。所以我懲罰他以後,便釋放他。」

 

 

反思 

聖殿的帳幔懸於聖所與至聖所之間,至聖所是天主臨在之地,只有大司祭在每年的贖罪節,才可以進入一次,所以帳幔的存在,是指向原罪背景之下天人之間的相隔。也正因此,耶穌斷氣之時帳幔的分裂為二,寓示著因著十字架上的血祭,天人和好如初,從此天塹變通途。也正基於十字架血祭祭品的唯一特殊性,耶穌表現了絕無僅有的高調,騎在驢駒上,在群眾的歡呼聲中,以君王的身份進入耶路撒冷——只有默西亞才能救贖全人類!高調不是目的,是十字架祭品性質的必要鋪墊。當然,這是為承行父的旨意。  

 

===============

 

歡呼讚美那忘卻富有的國王

路加福音 22:14–23:56

      聖枝主日也稱為苦難主日 — 同一場合的兩個不同名稱 — 因為這個星期日以耶穌榮進耶路撒冷城的節日氣氛作開始。然而,很快地,慶祝活動將讓路於殘酷的現實生活。

所有聖史都談到耶穌的受難和死亡,但以不同的形式和角度來敘述。每位聖史都會強調不同元素,作為他們自己的元素。

儘管有暴力和不公正,耶穌並沒有尋求自衛。即使為自衛;祂也拒絕使用暴力。祂對拿起武器而告誡了伯多祿和其他人。兩千年後,上主反對暴力和濫用權力的呼聲仍然對我們的社會息息相關。在上周,教宗方濟各從馬耳他返航時,譴責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地區之間的戰亂,犯下的人類暴行。教宗說:「戰爭總是一種違背人道精神的殘酷行為;我不是說,基督徒,[我是說]人類。 他們不再受人道精神的指導,而是受殺人犯加音的精神指導;教宗說的 「加音主義 」精神。

教宗否定「正義戰爭 」的概念。「每一場戰爭都源於不公義,總是如此,因為這就是戰爭的模式。例如,投資購買武器。有些人說:「但我們需要它們來保衛自己。」這就是戰爭的模式。

我們正站在聖周的大門廊上。從這裡,我們陪伴主到祂死亡的時刻。酷刑和殺戮的悲慘痛苦和荒謬,是天主以最莊嚴的方式宣揚祂對所有人之愛的機會。我們與祂同行,從祂騎著驢子進入耶路撒冷的時候,一些平民歡呼大叫,揮舞著橄欖枝,直到十字架的那一刻,至祂被祂的門徒遺棄。正是在此,祂用祂的鮮血與人類簽署了新的盟約。

路加在開始他的福音時,以耶穌向牧羊人展示祂自己,這些牧羊人是以色列中被遺棄的、被鄙視的和不潔的。然後耶穌在公開生活中成為稅吏、罪人和妓女的朋友。直到最後,祂與那些被判處死刑的人在一起;那些祂最愛的人:罪人。祂與兩位在一生中都做錯事的人一起被釘在十字架上。祂帶著一位代表祂所服務的人:一個因祂的愛而重生的罪人,回到天父身邊。

我們工作的要求可能使我們被束縛,但我們可否抽出一些時間與耶穌同行,在人群的痛苦和淚水中看到祂?            

                                                                                                                                                                                                                                                                                                                                                                                                                                                                                                                            

 歡呼讚美那忘卻富有的國王 - Youtube

BibleClaret

香港

跟着我們

Copyright © Bibleclare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