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聖體聖血節
致候詞
主耶穌在我們中間把我們聚在一起,祂今天對我們說,祂把自己作我們的食糧。願祂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主禮導言
對差不多全部天主教徒來說,常與教會聯繫的是星期日彌撒。今天要好好地問自己,為甚麼我們今天在這裡?我們在這裡做甚麼﹖為甚麼一定是聖祭把我們聚在一起﹖因為聖祭是上主親自向信徒保證,祂一定在這裡。祂不只在聖體內,同時在我們及團體內。祂向祂的信眾保證,祂會陪伴我們行人生之路。祂更在聖祭中顯示給我們怎樣效法祂的生活。把我們自己交給祂,我們可以怎樣彼此開放我們自己,和感謝天主和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現在聯同耶穌向天父感謝。
當你與人在餐廳同坐一檯,而只是坐在一起,沒有談話或標誌互相認識,就如他或她不存在。人與人之間互動才顯示他們存在。我們相信耶穌真的臨在聖體內。上主為了我們在那裡,祂對我們說話,愛我們,祂把自己給了我們,而我希望我們回應祂。祂使我們有能力效法祂與我們的的臨在方式對其他人。讓我們祈求祂賜予這活生生的真實存在。
懺悔禮
我們的生活仍然與耶穌的生活大不相同
因為我們是需要寬恕的罪人。
我們現在尋求主的寬恕和力量。
(靜默片刻)
主耶穌,在聖體聖事
祢把自己交給我們吃和分享。
願所有感謝和讚頌歸於你!
上主,求祢憐憫。
應:上主,求祢憐憫。
耶穌基督,在聖體聖事中
祢邀請我們與你成為為世界的生活提供食物和飲料。
願所有感謝和讚頌歸於你!
基督,求祢憐憫。
應:基督,求祢憐憫。
主耶穌,在聖體聖事中
你給了我們力量去活出你的生活方式:為天主和為人。
願所有感謝和讚頌歸於你!
上主,求祢憐憫。
應:上主,求祢憐憫。
求主憐憫我們,
寬恕我們,讓我們與祢更團結
並讓我們更深入地分享祢的生命。
引領我們走向永生。 應;亞孟
如果我們更清楚耶穌在我們生命中同在,
我們就會少犯罪
我們請求他寬恕我們。
(暫停)
主耶穌,在聖體聖事中
祢和我們坐在同一桌
祢用你的話語與我們交談:
上主,求祢垂憐。
應:上主,求祢垂憐。
耶穌基督,在聖體聖事中
你為我們設置了你自己的桌子:
你把自己交給我們:
基督,求祢垂憐。
應:基督,求祢垂憐。
主耶穌,在聖體聖事中
祢讓我們變得更像你自己:
上主,求祢垂憐。
應:上主,求祢垂憐。
主,請對我們說話。
祢寬恕的話語,讓我們重新煥然一新。
引領我們走向永生。
應;亞孟。
集禱經
讓我們祈求聖神賜給我們對主的真正渴望
(靜默片刻)
天主我們的父親,
祢用他們需要的食物填飽飢餓的人,
祢不讓窮人空手而去。
求祢繼續對我們說祢聖子的話
作為我們生活的靈感和指南。
讓耶穌維持和恢復我們
用祂的身體,用祂的喜樂使我們精神煥發,
我們可以互相分享自己
並成為彼此的喜悅。
讓祂的生命之糧成為你無盡的喜悅和幸福的保証。
因我們的主基督之名而求。 應:阿門。
讀經一 • 創 14:18-20:在餅與酒的盟約
耶路撒冷的祭司兼國王麥基塞德,用餅和酒的盟約餐歡迎亞巴郎。 在聖體聖事餅和酒的標誌中,耶穌加強了我們與天父的盟約。
創世紀 14:18-20
那時候,至高者天主的司祭,撒冷王默基瑟德,帶來了餅酒,祝福亞巴郎,說:「願天地的主宰、至高者天主降福你!至高者天主既將你的敵人交於你手,願天主受讚美!」亞巴郎於是將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給了默基瑟德。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110:1, 2, 3, 4
【答】:你照默基瑟德的品位,永做司祭!(詠110:4)
領:上主對我主起誓說:你坐在我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變作你腳的踏板!【答】
領:上主由熙雍,伸出你的權杖:我要在你仇敵中,統治為王!【答】
領:神聖光輝的王位,在你誕生之日,已偕同你;在曉明之前,好似甘露,我即已生了你。【答】
領:上主一發了誓,決不反悔:你照默基瑟德的品位,永做司祭!【答】
讀經二•格前 11:23-26: 主再來的晚餐
保祿告訴我們耶穌如何在最後的晚餐中設立聖體聖事。 我們應該繼續慶祝聖體聖事,以加速祂的愛與正義的國度降臨在我們中間,並為祂的再度來臨作準備。
弟兄姊妹們:
這是我從主所領受的,我也傳授給你們:主耶穌在他被交付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而犧牲的;你們應這樣做,為紀念我。」晚餐後,又同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應這樣做,為紀念我。」
的確,直到主再來,你們每次吃這餅,喝這杯,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
——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主說: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若6:51)
眾:亞肋路亞。
福音 • 路 9:1 lb-17: 耶穌餵養飢餓者
耶穌歡迎所有跟隨祂的人,向他們宣講釋放的聖言;並在他們飢餓時給他們食物。 在聖體聖事中,基督獻出自己並更新盟約。
聖路加福音 9:11-17
那時候,耶穌向群眾講論天主的國,並治好了那些急需治療的人。
天將要黑的時候,那十二人,前來對耶穌說:「請遣散群眾,叫他們到附近的村莊田舍,去投宿覓食,因為我們這裡是荒野。」
耶穌卻向他們說:「你們給他們食物吧!」
他們回答說:「我們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除非我們親自去給這些人購買食物。」原來男人已大約有五千。
耶穌於是對自己的門徒說:「叫眾人分組坐下,約五十人一組。」門徒就照樣做了,叫眾人坐下。
耶穌於是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望天,祝福了,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在群眾前。眾人吃了,也都飽了;他們把所剩下的碎塊,收集了十二筐。
——上主的話。
信友禱文
讓我們向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祈禱,願我們在祂面前,可以向所有有需要的和所有飢餓的人開放。 讓我們說: 應:主,請與我們在一起。
讓我們祈禱: 應:主,請與我們在一起。
主耶穌基督,請與我們同在,以祢自己及與彼此和祢一起走的勇氣滋養我們,我們的主 ,永生永王。 應:亞孟。
獻禮經
就像一頓飯讓一家人聚在一起,
是團結和統一的標誌。
所以我們也團結在一起,
在祢聖子的桌子周圍。
願祢的聖子與我們在一起
在友誼、和平和共同關注的愛和正義
在我們 和整個世界中。
我們祈求是通過祂將自己給予我們並與我們同在,
祢的聖子稠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永生永王。
應:亞孟。
頌謝詞
我們滿懷喜悅地感謝我們的天主,祂賜給我們耶穌作為我們生命中的伴侶和我們路上的食物。
天主經
讓我們向天上的父親祈求,
賜給我們身體所需的食物
和主身體的食糧:
應:我們的天父…..
附禱經
主,拯救我們脫免一切邪惡,
並讓我們生活在平安與友誼中。
因著祢聖子的體血,
使我們脫離罪的自私;
給我們意志和勇氣,
為飢餓的世界帶來食物和正義。
當我們懷著喜悅的希望工作時,
願祢的國降臨在我們中間。
為了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最後的光榮地來臨。
應:天下萬國…..
擘餅
正如耶穌吩咐我們做的那樣,
我們擘開祂的麵餅
為所有渴望祂人。
讓我們也擘開和分享自己
彼此,在一起,
我們可以跟隨主的道路。
領聖體經
這就是我們的主耶穌,祂將食物分給飢餓的人。
祂現在對我們說:
「我是生命之糧,這是我的肉,是為世界的生命。」
被邀請來到主的餐桌的人是有福的。
應:主、我當不起祢到我舍下來…..
注意:在聖體聖血節,送聖體時適宜有聖體和聖血。
領聖體後經
主耶穌基督,
祢賜給我們祢的身體和寶血,祢的整個自我。
請接受我們的感謝並與我們同在,
成為我們在美麗中的力量,
但嚴格的任務,將祢的愛,
正義,以及希望帶到一個分裂而寒冷的世界裡。
讓我們有能力為彼此擺好桌子,
正如你為我們所做的那樣,
我們的主和救主,永生永王。 應:亞孟。
降福
在這個聖體聖事中
主已與我們分享祂自己
不只是為了我們的安慰,而是為了擁有我們
並用祂自己的聖神改造我們
對天主和人的委身。
許多人以任何方式渴望食物和愛情,
為了鼓勵,為了某事和某人相信,
不能再讓我們無動於衷。
願天主賜給我們這種忘我的勇氣: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應:亞孟。
讓我們與主一同回去,與祂一起分享我們自己。
應:感謝天主。
今天的福音讓我們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圖像,就是主耶穌在迎接人。耶穌很輕鬆地跟人人在一起,但門徒們看到時間晚了,看到自己的資源不足,就想解散群眾。是門徒們的心不夠慷慨嗎?應該是他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用最現實的方式處理問題。但耶穌卻要教導門徒們—也包含今天的你和我,我們在不足中要學習信任天主,不要讓自己的有限阻擋關心別人的心;要學習把自己所有的五餅二魚放在耶穌的手中,不要害怕付出你的一點點。教宗方濟各邀請我們,在有需要時,向生活於社會最邊緣人士開放心懷的經驗…我們要張開眼睛,看到世界的不幸,看到弟兄姊妹因尊嚴被漠視所受的傷痛…我們要走到他們當中,支持他們,使他們因我們的臨在、我們的友誼、我們的手足之情而感受到溫暖!
==============
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2022 年 6 月 19 日 – 基督聖體聖血節
你們給他們吃吧!
路加福音 9:11b-17
今天我們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福音介紹了發生在加里肋亞湖畔增餅奇蹟的情節(路 9. 11-17)。
今天的福音經文開始說:「耶穌迎接眾人,開始對他們說:....」。這裡明顯提到的是聖祭慶典:主日的禮儀總是以主禮歡迎團體、祝願平安和宣佈天國作開始。
在第12節中,強調了耶穌分發餅的時間:「天色開始暗淡」。在關於厄瑪烏門徒的敘述中,我們也發現了類似的時間指示:「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兩位門徒對他們旅途中的同伴說:「因為天晚了,這一天快結束了。」(路24:29)。路加也許是在表明星期六晚上在他的團體裡舉行聖祭慶典的時間。
荒野地方(第12節)也有神學意義:它讓人想起以色列子民的旅程,他們在曠野中前進,並得到瑪納的滋養。今天的基督徒團體正在進行類似的出谷。他們敢於離開自己的家庭、村莊、朋友,以及他們過著的生活,他們出發去聽從師傅。像以色列人一樣,他們進入了對耶穌信仰的荒野,而其他許多人卻寧願留在原地,不願冒險。
面對眾多需要食宿的人,門徒們建議師傅把人們送回家,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但是,耶穌命令那十二人去餵養群眾(第12-14節)。耶穌要他們意識到他們的使命是照顧人們的饑餓。
耶穌的話語奇跡般倍增的食糧:那些被福音滋養的人,會觸發一個不可阻擋的分享過程,他們將永遠不會缺乏資源。
在路加的時代,五十人也許是一個團體成員的理想數量。在早期的幾個世紀裡,擘餅不是在教堂裡舉行的,而是在家裡舉行的(宗2:46),所以參與者的數目必然是有限的。
用來描述增餅的程式是:「祂拿起餅(和魚),舉目望天,祝福了,擘開,分給他們......」 (16 節). 這是主祭在聖祭慶典中的程式。
我們這些受到天主聖言和聖體食糧滋養的人,也接受了確保我們的鄰居不挨餓的使命。因此,餵飽饑餓者肚的奇跡,即使在今天也在,延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