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禮儀

禮儀日曆

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Description

 

丙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法律就在你心中

 

顯出你自己是近人

 

 

致候詞(參閱讀經一)

願上主的話離我們很近,就在我們的口裡和我們的心中;願耶穌生活的聖言和我們的主,常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主禮導言

  1. 法律就在你心中

愛是生命的意義和核心;它也是最高的誡命。我們都知道這點,但問題是:我們的愛有多真實和深刻?這要看我們願意為它付出的不便,為它「失去」 時間,為它改變習慣,對陌生人和不合群的人付出關心。耶穌與我們在一起:看到罪人,病人和受苦的人時,衪滿懷慈悲。讓我們請求衪,第一位善撒瑪黎雅人,使我們成為所需要我們的人的近人。

 

  1. 顯出你自己是近人

為所有受痛苦和貧乏的人祈禱是很容易,但耶穌今天問我們:「你為他們做了什麼?」如果我們有能力寫一張支票,將它寄出,便心安理得,這非常容易。但耶穌問我們:「你是否願意與他們作個人接觸,為他們沾污你的雙手?」我們現在祈求耶穌賜予我們衪的心思和意志,使我们能成為有需要的人的近人。

 

懺悔禮

  1. 法律就在祢心中

我們渴望愛主愛人,但我們知道我們的愛往往不足够。

我們現在祈求上主和彼此的寛恕。(靜默片刻)

主耶穌,祢來到我們當中,像慈善的撒瑪黎雅人一樣滿懷慈悲。你安慰所有沮喪的人: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耶穌基督,祢親自走近那些在肉體上、或在生命中受創傷的人,帶給他們醫治。基督、求祢垂憐。

答:基督、求祢垂憐。

 

主耶穌,祢要求我們不惜代價,向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展示像祢般的深情。

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上主,求祢垂憐我們,寬恕我們的罪過,尤其是我們不冷不熱的愛心。引領我們走向永生。

答:亞孟。

 

  1. 顯出自己是近人

在尋求我們同情的人身上,我們不常看到主的面容。

祈求主和我們的近人寬恕我們。

(靜默片刻)

主耶穌,那些懇求我們幫助的哀鳴,

原來是祢發出的。主:求你讓我們聽到:

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耶穌基督,那些渴望我們友誼的困惑目光,

原來是祢的。主:求祢張開我們的心扉:

基督、求祢垂憐。

答:基督、求祢垂憐。

 

主耶穌,那些卑微、被忽略的人的呼求,

原來是祢的。主:求你叫我們覺察和救助他們。

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上主,祢在我們需要寬恕時撫慰我們。

求祢使我們向需要關顧的人伸出援手,並引領我們走向永生。

答:亞孟。

 

集禱經

 讓我們祈求能騰出空間,給所有需要我們的人。

(靜默片刻)

溫良慈悲的天父,

  祢沒有讓祢的兒子對我們的困乏和痛苦,

不聞不問;而是使衪成為我們的近人。

求祢讓我們爲那些受傷無助的人,

打開我們的心;並賜給我們勇氣,

付出時間去激勵他們,

照顧他們,直到他們得到治癒。

以上所求,是因我們的主基督。

答:亞孟。

 

讀經一:心中的法律

天主呼召我們悔改歸向衪,並遵守衪的誡命。因為天主離我們很近,衪的律法寫在我們心中。

恭讀申命紀 30:10-14

梅瑟曉諭人民說:「你要聽從上主你天主的話,謹守這法律書上,所記載的誡命和法令;你要全心全靈回頭,歸向上主你的天主。

「其實,我今天吩咐你的誡命,為你並不太難,也不是達不到的。這誡命不在天上,以致你能說:『誰能為我們上到天上,給我們取下來,使我們聽了,好能遵行呢?』也不在海外,以致你能說:『誰能為我們渡海,給我們取來,使我們聽了,好能遵行呢?』其實,這話離你很近,就在你口裡,就在你心裡,使你遵行。」

——上主的話。

(默想片刻)

 

答唱詠 詠69:14,17, 30-31, 33-34, 36,37

【答】:尋求天主的人,你們的心,必要興奮。(參閱詠69:33)

領:上主,在這困厄的時日,我只有求救於你。天主,求你按你豐厚的慈愛,應允我;求你以你信實的救援,俯聽我。上主,求你照你的和藹慈愛,俯允我;求你按你深厚的仁慈,眷顧我。【答】

領:天主,我既貧乏,而又憂苦,求你救助我,保護我。我要用詩歌,讚美天主的名號,並要用感恩的心,稱揚天主的偉大。【答】

領:卑微的人,你們要觀看,並要喜形於色。尋求天主的人,你們的心,必要興奮,因為上主常常俯聽貧苦的人;他決不會輕視他的俘虜。【答】

領:因為天主要拯救熙雍,重建猶大的城池;他僕人的後裔,將要承繼這塊土地;愛慕他名的人,也要住在這裡。【答】

 

【或選 詠19:8, 9, 10, 11(答:詠19:9a)】

 

 

讀經二天主在基督內親近我們

 

這是一首古舊讚美基督的詩歌告訴我們的:天主是多麽渴望親近人,這可從可見的聖子耶穌基督看到。耶穌是所有創造物及所有以衪的愛拯救的人之主宰。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哥羅森人書 1:15-20

弟兄姊妹們:

耶穌基督是不可見的天主的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因為在天上和在地上的一切,可見的與不可見的,或是上座者,或是宰制者,或是率領者,或是掌權者,都是在他內受造的;一切都是藉著他,並且是為了他,而受造的。他在萬有之先就有;萬有都賴他而存在。

耶穌基督又是身體——教會的頭:他是元始,是死者中的首生者,為使他在萬有之上,獨佔首位,因為,天主樂意叫整個的圓滿,居住在他內,並藉著他,使萬有,無論是地上的,是天上的,都與自己重歸於好,因著他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

——上主的話。

(默想片刻)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主、祢的話語就是神,就是生命;唯祢有永生的話。

眾:亞肋路亞。

 

福音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都是我的近人

愛天主和愛近人並不足以得到永生,我們必須以行動實踐愛的誡命,即使這會爲我們帶來不便,或那對象是我們的敵人。因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姊妹。

恭讀聖路加福音 10:25-37

那時候,有一個法學士起來,試探耶穌說:「師父,我應當做什麼,才能獲得永生?」

耶穌對他說:「法律上記載了什麼?你是怎樣讀的?」

他答說:「你應當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如你自己。」

耶穌向他說:「你答得對。你這樣做,必得生活。」

但是,那法學士為顯示自己有理,又對耶穌說:「誰是我的近人呢?」

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來,到耶里哥去,遭遇了強盜;他們剝去他的衣服,把他打的半死,就丟下他走了。正巧,有一個司祭從那條路上下來,看了看他,便從旁邊走過。又有一個肋未人,也是一樣;他到了那裡,看了看,也從旁邊走過。

「但有一個撒瑪黎雅人,路過他那裡,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於是上前,在他的傷處,注上油與酒,包紮好了,又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把他帶到客店裡,小心照料他。第二天,取出兩個銀錢,交給店主說:請你小心看護他!不論額外花費多少,等我回來時,必要還給你。

「你以為這三個人中,誰是那遭遇強盜者的近人呢?」

那法學士答說:「是憐憫他的那人。」

耶穌於是給他說:「你去,也照樣做吧!」

——上主的話。

 

釋義

「你這樣做,必得生命活。」耶穌這樣回應法學士給衪的答覆。在結束對話時,衪再次說:「你去,也照樣做」。法學土喜歡引經據典,正如今日讀經中那位一樣。而耶穌似乎要向他説,生活不是理論、引語或經節。

 

在西方基督教中,神學成為大學的學科;而在東方,它很大程度上仍沿襲修道院的傳統。這深刻地影響了它的特性。在東方,靈修仍是神學的核心;在西方,它則不過是一門學科。但是欠缺靈修的神學是什麼?它只是理論或哲學,往往與大多數人的生活脱節。在最近一次基督教派交流會中,一位西方神學教授附帶提到神學是基於哲學;一個東方出席者回應說,他一直認為神學是基於聖經!

 

聖潔生活是神學的核心。聖若望(若望一書4:8)這樣寫道:「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在信仰被稱為「基督教」之前,它被稱為「聖道」(宗徒大使徒19:9)。在它被視作一種思維方式之前,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信仰的真正考驗是在行為。

 

信友禱文

讓我們向關顧我們的主,為衪安放在我們生命路途上的人祈禱。讓我們說:主,祢親近所有呼求祢的人。

 

--為教會所有牧者祈禱。願他們能忠實地宣揚天主的話語和天主的律法,同時能毫無保留地步武天主的慈悲和愛的榜樣。爲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祢親近所有呼求祢的人

 

--請為所有幫助患病和困乏的人的專業的人土, 包括醫生,護士,社工等

祈禱。願他們能懷著柔和關愛的心,服務他們幫助的人。爲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祢親近所有呼求祢的人

 

--請為那些在生命道路上受傷的人祈禱。願他們能遇上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扶助他們恢復對生命的信心和對人的信任。爲此我們同声祈禱:

答:主,祢親近所有呼求祢的人

 

--請為駕駛者和外遊者祈禱。願他們旅途平安。爲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祢親近所有呼求祢的人

 

--請為所有曾作我們近人的人祈禱。願主給予他們賞報。爲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祢親近所有呼求祢的人

 

--請為我們所有人祈禱。願我們為彼此付出時間和精神,伸出援手。爲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祢親近所有呼求祢的人

 

主,天主,他人是祢賜給我們的禮物。請幫助我們以慷慨的愛,如同祢顯示給我們的主耶穌的愛,與他人同樣彼此相愛。

答:亞孟。

 

獻禮經

 主、我們的天主,

祢要求我們不要只安於默守法律條文,

而要勇於面對不安全,為祢和他人委身。

請賜給我們有勇氣去承受風險,

就像主耶穌一樣,爲有需要的近人犧牲自己;

分享他們的喜樂與哀傷、他們的困難和抗爭。

讓我們能了解並關愛他們,

如同祢在主基督耶穌內了解和關愛我們一樣。

答:亞孟。

 

頌謝詞

在聖體聖事中,我們謹記主耶穌所顯示给我們那完全的愛,衪死在十字架上,又為我們設立聖筵。讓我們全心全意地感謝天父。

 

天主經

作為天父的子女,我們蒙召彼此相愛。讓我們滿懷信心地向我們的天父祈禱:

         答:我們的天父....

 

附禱經

主,求祢從一切罪惡中拯救我們,

賜給我們生活平安。

求祢憐憫我們,

使我們從恐懼和規範中得到釋放,

幫助我們愛我們的近人,

正如祢全心全意地愛我們一樣。

願我們懷著喜樂的盼望而工作,

期待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再臨。

答:天下萬國......

 

領主詠

這是天主的羔羊

衪爲我們捨棄了生命,爲使我們能獲得生命。

作為主内的兄弟姊妹,團結在主的聖筵周圍的我們是有福的。

答:主,我當不起.....

 

領聖體後經

上主、我們的天主,當我們疲憊困乏、孤立無助時,

祢把祢的兒子耶穌交給我們。

我們感謝祢,讓衪用溫柔的話語鼓勵我們,

並用衪的聖體和聖血療治我們罪過帶來的創傷。

在此願衪賜给我們愛心,推動我們走近所有在痛苦中掙扎的兄弟姊妹。

以上所求,是因我們的主基督。

答:亞孟。

 

降福

多人目覩那躺在路邊半死不活的人,

但只有一個陌生人走近他,同情他。

你們出去,幫助四周受著痛苦,被羞辱,在生活上受折磨的人。

激勵他們,包紥他們的傷口,

投放時間在他們身上,並且將自己最好的給他們。

在全能的天主的祝福下

因父,及子,及聖神。

答:亞孟。

 

讓我們回去,彼此相愛,因主愛了我們。

答:感謝天主。

 

面對法學士的試探,耶穌告誡眾人,天主兩條最大的誡命是「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並愛人如己」。天主要求我們愛祂在「萬有」之上,是要讓我們在「萬有」中看到祂的臨在,因為一切都藉著祂並為了祂而受造。天主要求我們「愛人如己」,意思是愛別人如同愛我們自己一樣,所以我們首先要自尊自愛,然後要習慣於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甚至先人後己,這可不是僅靠我們個人力量就能做到的,而是我們延伸了天主對我們的愛到別人的身上。離開了天主,我們就會枯竭;依靠著天主,我們的愛就不會止息。所以說,愛的第一條誡命保證了第二條誡命的可能。

 

=================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2022 7 10

做一個有愛心的近人

路加福音 1025-37

對猶太人最嚴重的侮辱是 異教徒;其次是撒瑪黎雅意思是雜種、叛徒、異( 8:48) 猶太人認為撒瑪黎雅人屬於被逐出教會的人」。他們受到異教的污染,忘記了祖先的傳統,生活不潔(列下17)。

今天的福音開始(25-29 節),一位法學士問耶穌:「我該做甚麼,才能承受永生?讓我們注意所說的「承受」。遺產——我們知道——不是賺來的;完全免費承受

耶穌沒有給出答案,而是引出了一個答案。辣彼用聖經說:你要全心全靈、全、全意你的天主。」 6:5--每個好的猶太人都熟記於心,因為他們每天早晚禱時都會背誦這節經文。辣彼還補充了《肋未記》中的一段經文:「應愛人如己」19:18)。這是一個完美的答案!

但是,熟讀天主聖言並不足以承永生。耶穌要求辣彼 你這樣做就得到生命。 做到這一點 也就是愛你的近人 是新的挑戰。誰是近人辣彼顯然想好地確立愛的界限。《肋未記》曾指猶太人只愛亞巴辣罕的子孫。撒瑪黎雅人不會包括在近人的範疇內!

但對耶穌來說,人與人之間沒有障礙,問題不在於知道愛應該達到多遠,而在於如何通過愛天主和兄弟姐妹來表現這份愛。耶穌也沒有給這個問題一個答案,而是通過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到耶哥的的比喻,把答案從提問者本身帶出來。他被強盜襲擊,毆打,搶劫,他在路上半死。

有兩個高貴的猶太人 兩個 教會的人從這個受傷和垂死的人身邊經過--一個司祭和一個未人。這個比喻塑造了他們麻木不仁沒有同情心的形象,正不是天主的第一(出346)。這意味著他們傳統崇拜的宗教是虛偽的。

但路過的撒瑪黎雅人看到了,冒著生命危險照顧受傷的人,把他帶到了客店,給了店主兩個銀幣--兩天的工資--並承諾第三天再來。也許,耶穌以撒瑪黎雅人的身份展示了一幅自畫像!

為了承永生,要做一個關心窮人的近人,甚至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

 

做一個有愛心的近人 - Youtube

 

BibleClaret

香港

跟着我們

Copyright © Bibleclare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