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
星期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2. 對莠子的忍耐
致候詞
願主天父的忍耐,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愛,聖神的力量,與你們同在。
答:也與你同在。
導言
我們都希望看到一個沒有邪惡的世界,一個完美的教會。當看到真正的教會和現實世界不是無瑕和不完美時,我們變得不耐煩。耶穌今天提醒我們:請耐心等待,因為上主對教會和世界以及我們都充滿耐性。我們不要忘記這一點,祂給我們時間去改變。讓我們在這個感恩祭中向耶穌祈求,隨著改變我們自己,世界和教會也可以開始改變。
當你遇到一個你曾傷害過的人,給予你耐性和新的機會時,你必感到驚訝。這就是上主與我們同在的方式。衪一直相信我們,這也是上主希望我們能以同樣方式對待別人。像衪一樣,我們完全覺察到,人既不會完全良好,也不完全敗壞,所以我們應該以耐心、寬恕、信任,並給予時間去治癒。 讓我們感謝上主的忍耐及讓我們能可以有點像祂。
懺悔禮
我們現在祈求上主寬恕我們,
因我們沒有善用祂給我們做好的機會。
(靜默片刻)
主耶穌,請給我們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
上主,求主垂憐。 答:上主,求主垂憐。
耶穌基督,請給我們耐心去接受那些還不能改變的。
基督,求主垂憐。 答:基督,求主垂憐。
主耶穌,請給我們你的仁慈忍耐的智慧。
上主,求主垂憐。答:上主,求主垂憐。
上主,請祢垂憐並寬恕我們所做的惡事。
讓我們能對自己和他人有耐心,
並帶領我們走向永生。
答:亞孟。
集禱經
讓我們向充滿忍耐和慈愛的上主祈禱。
(靜默片刻)
慈悲和忍耐的上主,
你讓太陽光照好人及壞人,
及讓雨水灑在善人與惡人身上。
感謝祢的耐心和信心。
請改變我們的心,
給我們時間去成長和變得成熟,
好能成為祢親子耶穌的門徒,
以祢持續的愛和信任,引領我們接受每一個人。
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答:亞孟。
讀經一 (智 12:13,16-19):天主是忍耐的
上主的權能是不會去羞辱或壓迫任何人,即使是罪人。衪以忍耐和慈悲去展現祂的力量。當祂給我們時間去改變及悔改時,我們必須也對他人寬容。
智12:13、16-19
上主,除祢以外,別無照顧萬物的神,祢應向他指明,祢的審判並非不公;祢的權力原是祢公義的本源,因為祢主宰一切,所以祢必能諒解一切。為此,如果有人不相信祢具有絕對的權威,祢就將祢的權力顯示出來;如果他們知道而仍膽大妄為,祢就予以懲罰。祢雖掌有大權,但施行審判,卻很溫和,治理我們,極其寬忍,因為,權能乃屬於祢,只要祢願意,祢就能行使。祢這樣作,是為教訓祢的子民,義人必須憐愛眾人;並使祢的子女滿懷希望,因為人在犯罪之後,祢常賜予懺悔的機會。
詠86 上主,求祢側耳俯聽我,因為我可憐而又無告。
讀經二 (羅8:26-27):聖神在我們軟弱時給予幫助
基督徒的生活是不完美的,但上主知道我們心中的一切。祂會賜予聖神在我們內禱告,並給我們帶來力量和希望。
羅8:26-27
弟兄姐妹們:聖神也來扶助我們的軟弱。因為我們不知道應當怎樣祈禱,聖神就以無可言喻的歎息代我們祈求。洞察人心的天主知道聖神的意願,因為聖神總是按照天主的旨意為眾聖徒轉求。
福音(瑪13:24-43):把它交給天主,將善與惡分開
麥子和莠子的比喻說明了上主對不完美的教會和弱者的忍耐。教會內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尋求天主的國,但天主會給予我們機會去悔改及成長。
瑪13:24-43(短式13:24-30)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講了另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個人在自己的田裡撒上好種子。當人們睡覺的時候,他的仇敵來,把莠子撒在麥田裡,便走了。等到長苗吐穗時,莠子也長了出來。僕人們就前來向主人報告:‘主人,撒在你田裡的不是好種子嗎?那些莠子是從哪裡來的呢?’主人說:‘這是仇敵做的。’僕人們就問他:‘你要我們去拔掉它們嗎?’他說:‘不必了,恐怕拔莠子的時候,連麥子也拔出來。讓它們一起長大,直到收穫的時候吧!等到收穫時,我會對收割的工人說:先拔起莠子,捆起來,留著焚燒。然後把麥子收入我的倉裡。’”
祂又對他們講了另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粒芥籽,人把它撒在自己的田裡。它是所有種子中最小的,長大後卻比園中其它的蔬菜都大,成了一棵樹,甚至天空的飛鳥都來,在它的枝上築巢。”祂又對他們講了另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酵母,一個婦人把它糅在四十五公斤的麵粉裡,直到整個麵團都發起來。”耶穌用各種比喻對群眾說了這一切;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這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我要開口講比喻,把創世來的隱秘都說出來。”然後,耶穌離開群眾,進到屋裡。門徒前來對祂說:“給我們解釋田裡莠子的比喻吧!”祂回答說:“撒好種子的是人子,田地是世界,好種子是屬於天國的人,莠子是屬於邪惡的人,撒莠子的敵人是魔鬼,收穫時節是這世代的終結,收割者是天使。莠子怎樣被拔掉用火焚燒,這世代的終結也是一樣。人子要派遣天使,把祂國內一切使人犯罪的事和不法之徒收集起來,扔進火爐,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閃耀發光猶如太陽。有耳的,聽吧!”
信友禱文
- 我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祈禱。祈求聖神表達我們為教會及每一個人的益處而祈求。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請保守我們在祢的愛內。
- 我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忍耐。祈求聖神讓我們不要苛刻地判斷那些做錯事,甚至傷害我們的人。 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請保守我們在祢的愛內。
- 我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寬恕。祈求聖神給予我們力量踏出尋求和解的第一步。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請保守我們在祢的愛內。
- 我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盼望。願聖神給予我們對教會及國家未來的信心。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請保守我們在祢的愛內。
- 我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帶出公義。祈求聖神使我們能意識到人民的權利,讓他們得到應得的或更多的。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請保守我們在祢的愛內。
- 我們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去愛。祈求聖神給我們的團體帶來團結、接纳和歸屬感。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答:主,請保守我們在祢的愛內。
天父,讓祢的聖神,在祢於我們當中播下的種子收割的一天,帶給我們喜樂。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答:亞孟。
獻禮經
上主我們的天主,仁慈的天父,
祢的親子耶穌基督邀請弱者與強者,
驕傲與謙卑的到祂台前。
遇上祂,願弱者可以變得更強,
善良的變得更好。
願我們都可以變得溫和、並能夠以寬恕和寬容對待別人,
如同祢對我們那樣的忍耐。
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
答:亞孟。
頌謝詞
藉著耶穌並偕他,我們向忍耐和慈愛的天父獻上這個聖祭,並感謝衪的慈悲。
天主經
我們不懂得應該如何祈禱,
但聖神幫助我們用耶穌的話語向天上的父親祈禱。
答: 我們的天父…
附禱經
上主,求祢從一切邪惡中拯救我們,
讓我們遠離罪惡,一切最大的邪惡。
保守我們免於對別人的判斷和譴責,
因為我們也請求祢耐心和寬容地對待我們。
幫助我們接納別人並彼此欣賞,
在喜樂和希望中相聚,
準備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臨於我們當中。,
答:天下萬國…..
領聖體經
這就是主耶穌,
祂在我們心中撒下信息的良好種子。
聆聽祂的話並領受祂作為生命之糧的我們是有福的。
答:主,我當不起…
領主後詠
上主我們的天主,
祢通過對弱者的寬容,揭示祢的力量。
在這個感恩祭中,
我們已領受了祢的聖子耶穌基督。
請給我們充滿聖神的能力,
使我們可以互相鼓勵而不譴責,
具建設性而不充滿敵意,
接納彼此而不互相排斥,
一起合作而不互相批評。
這樣我們可以變得如同耶穌生活在當中的人,
因我們的天主,永生永王。
答:亞孟。
降福
人很容易會根據別人不良的特質多於根據其素質來分類,
幸好我們與上主同在。
祂對我們忍耐並寬恕我們,
祂看我們的優點,
並給我們時間來治愈。
我們從祂而學會要忍耐他人。
讓我們學習忍耐,
因全能天主聖父、聖子、及聖神降福你們。
答:亞孟。
平安回去並彼此忍耐。
答: 感謝天主。
主日福音描述耶穌提到的三個比喻。有關田裡莠子的比喻,耶穌親自給與解釋:他強調允許莠子和麥子一起生長符合天主計劃,即第一篇讀經的最後指出的“人在犯罪之後,祂常賜予懺悔的機會”;同時,天主的仁慈和天主的正義是並存的,因為到世代的終結,善與惡必然會被分開,它們的結局也定然不同。後兩個比喻分別將天國比作芥籽和酵母,意在說明看似微小的事物卻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藉此,耶穌鼓勵每個為天國奮鬥的人,哪怕我們的力量看似微小,甚至處於失敗的一方,我們都要堅信在末期天主公義和仁慈的審判。主,請賜予我勇氣和信德。
===============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2023年7月23日
保持冷靜,天主掌權一切。
瑪竇福音13: 24-43
在今天的福音讀經中,耶穌通過三個比喻描述了天國。今天我們將重點講論第一個故事:好麥子和莠子的故事,它說明了世界上邪惡的問題,也突顯了天主的忍耐。故事的背景是一片田地。田主代表天主,祂撒下好的種子,而仇敵代表魔鬼,他撒下莠子。
瑪竇這封信是寫給皈依成為基督徒的猶太人。 這本福音書是在耶穌死亡及復活後五十年寫成的。 他們周圍的世界展現出邪惡的跡象,並在他們的觀察中不斷增長和繁榮。為什麼耶穌的王國沒有立即取得完全成功呢?
有必要解釋一下為什麼邪惡會存在,聖史用耶穌的比喻來解釋。田地的主人只播下好種子,聖史明確地指出,種子的品質是好的。主人的一舉一動都是「好 」的!在創世紀第一章中,這句話重複了十次: 「天主看了認為好。」天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
其次,我們有敵人。他代表著這個世界的邏輯,一種反福音的心態。在夜間,當每個人都在熟睡的時候,他就播下那些種子看起來像麥子的莠子。要想根除它而不破壞麥子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根與麥子的根交織在一起。
瑪竇想告訴他的團體,當我們的警惕性下降,當我們失去焦點而陷入渙散時,魔鬼就會找到進入我們心靈領域的途徑,用世界的邏輯來侵擾我們的心靈。一個人只需要一個疏忽就會適應世界的道德。通常,我們甚至不會區分天國和世界的價值觀,因為它們看起來非常相似。當一個人意識到莠草的存在時,它一定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僕人們找到主人,建議他們應該把地裡的莠草除掉,但主人知道這是自殺。他保持冷靜,告訴僕人們不要驚慌。福音溫和地提醒我們,天主仍然掌管一切。
當收割的時候,「一切所有使人犯罪的事和不法之徒」都被收集起來,扔進火爐裡。這不是懲罰的威脅,而是天主之火的美好宣告 — 天主之火指的是聖神 — 祂的火會淨化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