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禮儀

禮儀日曆

常年期十四主日

Description

常年期十四主日

  1. 讓先知說話;,聽從他們。
  2. 我們的鄰里

致候詞(參閱讀經二)

我們幾時軟弱,便是我們在主內有能力的時候。願上主恩寵的德能常與你們同在。答:也與你同在。

 

主禮導言

1.讓先知說話, 聽從他們。

當你看到周遭的人被踐踏和剝削,你有何想法?大多數人會甚麼都不做。他們認為:「我是何人,竟敢為人發聲?我能做什麼來糾正這情況?沒有人會聽我的話。畢竟,在自己的城鎮或國家,沒有人會被視為先知。」太多人因懷疑自己的能力和缺乏勇氣,不敢去行善。讓我們祈求主耶穌幫助我們,勇敢地為衪發聲,四出行善。

  1. 我們的鄰里

這個人住在我家附近,他的父母我們都認識,竟敢向我們說上主的話- 如果這真是出自上主?耶穌,一位木匠,眾人都認識衪的母親和親屬,衪怎能施行神蹟?衪從哪裡得到那些奇怪的信息?教會有許多缺失,神父不見得比我們好,他們竟怎敢以上主的名義向我們說話?上主是透過普通人,向我們說話。上主的話語和信息,超越那些衪派遺去傳述先知話語的弱小使者。我們每個人也必須站出來,為正確和美好的事發聲。耶穌會幫助我們。

 

懺悔禮

讓我們祈求天主寬赦我們,未能經常按照衪的旨意接受衪,缺乏勇氣去做正確的事。

(靜默片刻)

主耶穌,祢的子民拒絕了祢。求祢永不讓我們否定祢。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耶穌基督,祢向我們提出挑戰性的話語,要求我們成為公義和慈愛的僕人:基督、求祢垂憐。                              答:基督、求祢垂憐。

主耶穌,祢的恩寵為我們已足夠:請讓我們在軟弱中堅強起來:上主、求祢垂憐。 答:上主、求祢垂憐。

主,請寬恕我們的怯懦,使我們所作所行,依從祢的旨意,引領導我們到永生。亞孟。

 

集禱經

1.讓先知講話; 聽從他們

讓我們祈求主,使我們不會抗拒來自衪的聖言

(默禱片刻)

上主,我們的天父,與祢同等的聖子,祢的聖言成了血肉,親臨於我們當中。求祢使我們時常願意迎接衪,聆聽衪向我們所說的話,即使這些話使我們感到不安和困擾,因為這是生命和充滿恩寵的聖言。又求祢使我們有勇氣將衪的話語薪火相傳,讓它們釋放我們,引領我們走向祢,成為祢的子民。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亞孟。

  1. 我們的鄰里

讓我們向仁慈的上主祈禱,祈求衪在我們軟弱時堅強我們

(默禱片刻)

大能和仁慈的上主,祢揀選了我們這些弱小的人,叫強而有力的人羞愧。你使我們能勇敢地站起來,以我們的說話和行為,為正確和美好的事盡力。求祢使我們明白,沒有祢的幫助,我們的努力只是徒然,軟弱的我們唯靠祢才有力量。求祢成為我們的勇氣和喜樂,藉著那與弱者同作弱者、又與祢同作萬有之主的耶穌基督,祢的聖子,我們的主,直到永遠。亞孟。

 

讀經一:上主將衪的話語交託給一個普通人

厄則克耳,一位普通的司祭,被上主召叫為先知。他要堅持向不願聆聽的人講說上主的話。

厄則克耳先知書 2:2-5 

 

當上主向我講話時,有一種神力,進入我內,使我站起來;我聽見上主同我講話。

他向我說:「人子,我派遣你到以色列子民,到反抗我的叛逆之民那裡去;他們和他們的祖先,直到今天,還違背我。雖然那些子民厚顏無恥,心腸頑硬,我仍派遣你到他們那裡,向他們說:『我主上主這樣說』。

「他們原是叛逆的家族;無論他們聽,或是不聽,終究都要承認:在他們中有一位先知。」

——上主的話。

(默想片刻)

 

答唱詠 詠123:1-2, 2, 3-4

【答】:我們的眼睛注視著上主,直到他憐憫我們為止。(詠123:2)

領:高居於諸天的上主,我舉目仰望你,正如僕人的雙目,怎樣仰望主人的手。【答】

領:看,正如婢女的眼睛,怎樣注視主母的手,我們的眼睛,也就怎樣注視著上主、我們的天主,直到他憐憫我們為止。【答】

領:上主,求你垂憐,垂憐我們!因為我們已嘗盡了欺凌;我們的心靈,已經飽受驕傲人的欺凌、富貴人的恥笑。【答】

 

 

讀經二:上主的德能彰顯於弱者身上

保祿要為他牧職的合法性辯護。保祿人性的軟弱,更能彰顯上主的權能。

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後書 12:7-10

 

弟兄姊妹們:

為了使我不會因那高超的啟示,而過於高舉自己,故此,有一根刺,加在我身上,就是撒旦的使者來拳擊我,免得我過於高舉自己。關於這事,我曾三次,求主使它脫離我;但主對我說:「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才全顯出來。」

所以,我甘心情願,誇耀我的軟弱,好叫基督的德能,常在我身上。為此,我為基督的原故,喜歡在軟弱中,在凌辱中,在艱難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因為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

——上主的話。

(默想片刻)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上主的神臨於我身,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參閱路4:18)

眾:亞肋路亞。

 

福音: 耶穌,只不過是鄉里?

納匝肋人拒絕耶穌和衪的教訓。因為他們認識衪:一個來自本鄉的年輕木匠。衪怎能帶來任何特別的信息和施行神蹟?

聖馬爾谷福音 6:1-6

 

那時候,耶穌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隨著他。到了安息日,耶穌便開始在會堂教訓人。

眾人聽了,就驚訝說:「他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所賜給他的,是何等的智慧?怎麼藉他的手,行出這樣的奇能?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達、西滿的兄弟嗎?他的姊妹,不是也都在我們這裡嗎?」他們便對耶穌起了反感。

耶穌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之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耶穌在那裡,不能行什麼奇能,只給少數的幾個病人覆手,治好了他們。耶穌因他們的無信心,而感到詫異。

——上主的話。

(講道後默想片刻)

  

信友禱文

讓我們祈求我們的團體和我們每個人,都能聽到和理解上主的聲音,並能付諸實行。讓我們說:主,讓祢的話激勵我們。

 - 願祢的教會能繼續聆聽聖神透過我們中間的先知對我們所講的話。為此,我們同聲祈禱。主,讓祢的話激勵我們。

 -願天主的子民能繼續在聚會裡聽到耶穌所說的話,就像衪今天面對面向我們每個人說的一樣。為此,我們同聲祈禱。

主,讓祢的話激勵我們。

 - 願沉默無言的上主子民,能聽到主呼求正義和慈悲的聲音。為此,我們同聲祈禱。主,讓祢的話激勵我們。

- 願上主的使者在列國宣告聖言時,聽聞的人都能接受並傳揚它。為此,我們同聲祈禱。主,讓祢的話激勵我們。

- 願我們基督徙團體能不斷聆聽福音的喜訊,以它為生活的指引。為此,我們同聲祈禱。主,讓祢的話激勵我們。

天父,請將祢的聖神賜給我們,讓衪開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接受並遵循祢透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對我們所說的話。亞孟。

 

獻禮經

上主、我們的天主,祢要求我們懷著信德,接受祢的使者和祢永生的聖言,耶穌基督。求祢使我們在餅和酒這些簡單標記,真正領會到祢的聖子謙卑地降臨。願衪的聖神的力量,大於我們的軟弱。讓我們能和平共處,使我們成為祢的正義和慈愛在世的標記。願這成為我們的奉獻,我們永恆的上主。 亞孟。

 

頌謝詞

我們懷著喜悅,感謝天父,衪藉著聖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向我們說話。藉著衪,我們向天父獻上我們的意願,願意接受並活出衪的聖言。

 

天主經

軟弱的我們敢稱上主為我們的天父,我們以主耶穌教我們的禱告向天父祈求力量:我們的天父......

 

附禱經

主,求祢使我們脫免罪惡,賜給我們平安。求祢以祢的慈悲,接受我們的軟弱,賜給我們從基督而來的力量;又使我們常懷盼望,深信良善和正義必會得勝,在我們救主耶穌基督光榮地來臨時,得享永遠的福樂。 天下萬國...

 

領聖體經

這是主耶穌,天主的羔羊。衪在十字架上謙卑受死,除去世人的罪。軟弱的我們是有福的,因為我們蒙受邀請,分享衪的盛宴,得以充滿衪的力量。 主、我當不起...

 

領聖體後經

上主,我們的天父,祢藉著祢的聖子耶穌,臨在我們當中,以至我們可以分享祢的德能。求祢讓我們充分意識到,耶穌成為了我們的一員,與我們同在,不是要以他的權能吸引我們,而是要用愛為我們服務。請幫助我們,彼此服務,以至衪可以視我們為同伴,陪伴我們走向祢。求你使我們成為衪的訊息的使者,勇敢地宣揚衪的話語,毫不羞愧或害怕。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亞孟。

 

降福

天主把衪的話語以至衪聖子的身體,託付弱小的人,藉著他們臨在我們當中。願上主堅強他們,使他們不會成為我們走向上主的障礙,而且能放膽宣述上主的話語。願我們能迎接他們,因為他們令我們更親近上主。願上主在我們自己的軟弱中,成為我們的力量,願主祝福大家,因聖父,及子,及聖神 亞孟。

帶著上主的話回去,遵從它,無懼地傳揚它。

感謝上主

 

釋義

福音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耶穌安息日在會堂裡教導的內容是什麼,但從眾人的議論中,我們可間接地知道以下兩點:首先,他一定講了智慧超群的話;其次,祂很有可能又治愈了一些人。由此,人們便開始議論祂的身份、來歷、家庭背景……可悲的是,他們對同鄉耶穌的反應甚是強烈。馬爾谷寫道:「他們對祂很反感。」他們的不信與反感的態度讓耶穌感到詫異。那麼,導致他們無法認出耶穌真實身份的複雜原因是什麼呢?無論如何,我們始終不能對最熟悉的人和事物視若無睹。

(©樂仁出版社供稿Claretian Publications, MACAU

====================================================================================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2021年7月4 日)–太熟悉以致無法賞識。
谷 6:1-6

這個星期日的福音向我們展示了耶穌返回納匝肋,他的家鄉。在那裡他被本鄉的人拒絕。眾人仰慕他,紛紛湧向他,但他的成功開始讓宗教當局擔心。

聖史馬爾谷通過在會堂裡聽耶穌講話的人提出的問題,報告了這事件。「他們說,『他這一切,是從哪裡來的呢?這人可就是那位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嗎?』」

猶太人是一個父權的社會,兒子歷來都是被認為是父親的兒子,永不會是母親的兒子。很少會用母親的名字來識別孩子;即使父親去世了,也總是和父親在一起。當他們提到母親時,這種說法,表示這個人的親子關係是可疑的、不確定的;因此,「瑪利亞的兒子」是一種冒犯。聖史瑪竇在報道這事件時說:「他不是木匠的兒子嗎?」但沒有提到他的名字。

他們為什麼拒絕耶穌?答案很簡單,就是嫉妒。人民的領袖們知道耶穌的教導和他所行的大事都是正確的,他們確實欽佩他。但他們太熟悉耶穌以致無法賞識他。於是,他們就找理由陷害耶穌。他們意識到耶穌經常違背祖先的傳統,在人們有需要的時候違反安息日。他常到稅吏和罪人的家裡;他撫摸麻風病人;他宣告天主是愛所有的人,不認為任何人是不潔,不拒絕任何人;他寬恕罪人而不用先詢問他們是否悔改。

耶穌帶著極大的希望和期望來到納匝肋,但他的旅程是一個痛苦的結局。他引用一句諺語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之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在若望福音的開頭也有類似的引用:「他來到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他。」

今天並不缺乏先知,但我們拒絕接受他們。只因為我們了解他們,我們使用耶穌同鄉所使用的相同論點。天主通過他們向我們敞開新的可能性、方式和希望,但我關閉了自己。當然,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有自己的弱點,但聖神通過他們說話。如果我們不聽他們的話,對我們來說太糟糕了!
今天誰是你的先知?你在多大程度上聽從他們?你是否覺得,如果你聽從他們的話,你的生命會不是一樣的?

馬浩恩神父 CMF

 

BibleClaret

香港

跟着我們

Copyright © Bibleclare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