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Claudio Doglio 神父的視頻及視頻的抄錄
督利奧神父是意大利人
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若望福音
3. 治好胎生瘸子
五旬節那天,聖神降臨到宗徒和基督徒團體聚會的房間,門打開了,教會走出去,實行宣講的使命。伯多祿隆重地講道,路加在《宗徒大事錄》第二章記載了這篇講道。聽到的人感覺心中刺痛。這些話像利劍一樣,觸動了他們的心。
伯多祿以偉大的宗徒訓導開始;他宣佈耶穌實現了先知的預言,祂是天主的使者,遭到不公正的審判,被處死,天主使祂復活了,祂賜下聖神。祂交給宗徒們一項任務——為祂作證。那些對正義的人的死負有責任的人,必須承擔這罪債。如果天主干預,使那人復活,就證明祂是無辜的。這如何補救呢?現在你們無法挽回所做的事。
他們問,諸位仁人弟兄,我們該作什麼?如何補救?伯多祿的建議很簡單:“悔改”,希臘語是“Μετανοήσατε”,是耶穌開始傳教時說的話。意思是改變心態。悔改是承認所犯的錯誤,因此,改變觀點,改變信念,不再相信以前的信念。在個人層面:“我認識到我犯了錯誤,我要改變心態”。這種改變的標誌,是轉變成耶穌的心態,伯多祿提議,在場的每一位都因耶穌基督的名受洗,以赦免罪過;之後,他們將領受聖神的恩賜。
宗徒們現在要把領受的傳給別人,他們要把領受的恩寵,通過洗禮聖事的標記傳給別人。這個事件發生在耶路撒冷,一個大城市,在昔日(現在也是)晚餐廳周圍,晚餐廳就是接納耶穌的那座房子。門徒們仍然在那座房子裡聚會,現在他們出去,在附近的廣場上宣講。正如文中說的,為給三千人施洗,他們需要水。在那個地區,有厄色尼團體(即苦修的猶太人團體——譯者注),有專門為猶太人行取潔禮設計的水池、水槽。很可能在厄色尼團體那裡舉行了第一次洗禮。
宗徒們為三千人授洗......了不起的數字。路加可能也誇大了一點,也可能把第一次授洗做為象徵;那時大批的人跟隨耶穌,人如果相信宗徒們的宣講、要加入團體,就要通過禮儀,通過洗禮聖事,以耶穌的名受洗,也就是說,他們藉著聖事與耶穌本人聯合在一起。這個禮儀使人獲得罪赦和聖神的恩賜。
兩個效果。消極方面,獲得罪過的赦免,積極方面,他們獲得了聖神。除去消極的心態,天主的愛傾注到敞開的心裡。這時,第二章的末尾,42至48節,路加插入了第一個總結。在《宗徒大事錄》的第一部分有一些總結,作者用這些理想的圖景,描繪了早期基督徒團體生活中典型的、常見的、習慣的狀態。
“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四個基本要素。第一個是“didaké”,即宗徒們的教誨;大家聚集在宗徒周圍,他們是目擊者,他們親身見證了耶穌的作為,是忠實的見證者。第二個共同關心的問題是“koinonia”,就是兄弟般的共融,物品的共用。他們常齊聚一處,一切皆歸公用。
然後是“clasis tuartu”( 擘餅),這是對彌撒聖祭、對聖體最古老的說法。“fractio panis”,事實上,核心的禮儀是把無酵餅擘開;同一個餅,擘開,分給在場的人。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做的事,非同尋常的、巴斯卦節日的事,成了日常做法。每個主日,每天,擘餅意味著做彌撒,與復活的主同吃共飲,通過宗徒的教誨,聆聽祂的話,物品皆歸共用,擘餅、祈禱。這四個基本要素合在一起,表示彌撒。彌撒聖祭,表達基督徒團體的整個生活。
“因為宗徒顯了許多奇跡異事,每人都懷著敬畏之情。凡信了的人,常齊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每天都成群結隊地前往聖殿,也挨戶擘餅,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他們常讚頌天主,也獲得了全民眾的愛戴;”
簡明地敘述了四個基本要素之後,路加擴大範圍,描述了跨越幾十年的團體生活;這些並不是最初幾天,而前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耶路撒冷的團體生活。路加並沒有詳細、精確地描述每一件事,只用這幾句話,概括了教會的理想圖景,即聆聽聖言後的實際生活。
“上主天天使那些得救的人加入會眾。”這是不斷發展的團體;是主在工作,增加新人。
在第三章,路加講述了一個引人注意的象徵性事件,就是伯多祿行的奇跡,治好了一個瘸子。路加在總結中說:“藉著宗徒們的手,常有奇跡和徵兆”。路加在描述這個奇跡時,提出了象徵意義。
這與耶穌做的非常相似,福音中記載過治愈癱子,路加講述的第一個奇跡,就是治好癱子,不能用自己的腿走路的人,被宗徒治好了,恢復了人性。“伯多祿和若望在祈禱的時辰,即第九時辰,上聖殿去。”我以前說過,他們經常去聖殿,他們並沒有打破猶太人的傳統,基督的宗徒們到祈禱的時間繼續去聖殿,例如,第九時辰,對我們來說,就是下午三點鐘。這是典型的聚會祈禱的時間。伯多祿和若望上聖殿去,因為聖殿在耶路撒冷最高的山上,所以從城裡任何地方去聖殿,都要爬上去。
“有一個人從母胎中就瘸了;每天有人抬他來,放在名叫麗門的殿門前”。這是通往庭院的正門,可以進入婦女庭院。“有一個人從母胎中就瘸了”,因此,他不能走路,不是由於意外,而是由於先天性的疾病,因此,這是重要的細節,他從來沒有走過路,平時被人抬到那裡,到聖殿的正門,向人請求施捨因此,不僅耶路撒冷的居民,朝聖者也經常見到這個人。
“他看見伯多祿和若望要進聖殿,便求他們給一點施捨”。他對每個人都這樣做,他也向這兩個人要一點施捨。伯多祿和若望定睛看著他,說“你看我們”。他停下來,定睛看他們,他們的目光相遇,他們看著對方的眼睛。瘸子只是等著得到一點施捨,既然有人對他提起了注意,也許會更慷慨一點。“伯多祿說:銀子和金子,我沒有;但我把我所有的給你:因納匝肋人耶穌基督的名字,你起來行走吧!”這一句是“標誌性的話”:伯多祿沒有財寶,沒有錢,沒有金銀,沒有可以施捨的東西,但他有基督的能力。不是他行奇跡,因納匝肋人耶穌基督的名字,你起來行走吧!耶穌說:“我給你說,起來行走吧”;“年輕人,我給你說,起來吧”。伯多祿不會這樣做。他沒有權力下命令。伯多祿是仲介,他代表耶穌;他因耶穌的名,讓那個人行走。
這確實很神奇,有治愈的能力。那個人,生來的殘疾,對當時的醫學來說是無法治愈的,而伯多祿立刻治好了這個人,使他擁有正常人的能力。“我有的,我就給你”——這就是宗徒們的形象,他們四處宣講,伯多祿有耶穌基督,有聖神的力量,他把所領受的,傳給別人。他所做的,是通過聖洗和聖體聖事傳給別人。這是治療性的力量,使人痊癒,使人能用自己的腿走路。然後伯多祿“握住他的右手,拉他起來”。
這個動作具有象徵性。伯多祿握住他的右手,拉起他來。伯多祿和那個癱子之間有了實質性的接觸,耶穌在門徒身上運作的神聖能力傳遞到他身上。“他的腳和踝骨就立即強壯了。他跳起來,能站立行走,隨同他們進入殿,隨走隨跳,讚美天主”。試想一下,這個人一生從沒有走過路,現在是何等喜樂,他能把腳放在地上,感覺到雙腿的支撐,他不僅能走路,而且開始像小鹿一樣跳躍,他開口讚美天主,而不是讚美伯多祿。他知道,是天主藉著伯多祿行了那奇跡。
“眾百姓也都看見他行走讚美天主。他們一認出他就是那坐在聖殿麗門前求施捨的人,就對他所遇到的事,滿懷驚訝詫異。”路加巧妙地為下一次講道做了鋪墊。伯多祿行的奇跡,引起了人們的興趣,人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們看到他一直癱瘓,怎麼能行走呢?而且這不可能是騙局,因為他們多少年來一直看見他。這個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驚奇,這就給了伯多祿再次講道的機會;行動之後,接著是講道。
請注意,作者總是在伯多祿之後提到若望,雖然他是一個沉默的角色。這一切都是伯多祿做的,但人們記住了他和若望。“伯多祿和若望上聖殿去”、“看我們”。現在正常行走的瘸子與伯多祿和若望在一起,他們發表了這篇講道,這是第二篇教理講授,也就是說,路加介紹了宗徒講道的核心內容。就像五旬節那天的講道一樣,路加在這裡總結了這些資訊:介紹耶穌:天主派遣來的、是基督和主、從死中復活、能給人行走的能力。跟隨耶穌使他能行走,讓他有了行走的能力。
“正當他們向百姓講話的時候,司祭、聖殿警官和撒杜塞人來到他們那裡,大為惱怒,因為他們教訓百姓,並宣講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他們是撒杜塞人、大司祭,他們不相信死人復活,因此,他們根本不能接受耶穌復活是真的。他們之所以不高興,更是因為宗徒們把死人復活的事放在耶穌身上。
“遂下手拿住他們,押在拘留所裡,直到第二天,因為天已晚了。”他們下午三點去祈禱,然後發生了這件大事。他們去祈禱,治好了瘸子,聖殿裡一片嘩然,之後伯多祿開始講道,晚上聖殿警官來了,把宗徒們抓起來,押在拘留所裡。“到了第二天,猶太人的首領、長老和經師都聚集在耶路撒冷”。這些聚集在耶路撒冷的人,都是公議會的重要人物、司祭家族的人,這裡提到了一些名字:“大司祭亞納斯和蓋法、若望、亞歷山大以及大司祭家族的人。”
我們在福音中讀到過前兩個人。他們是判處耶穌死刑的罪魁禍首,其他人也來自顯赫的司祭家族。“他們就令宗徒們站在中間,仔細考問說:你們憑什麼能力,或以誰的名義行這事?”治好瘸子的事繼續發揮作用,伯多祿發表了第三篇教理講授,當然路加對其進行了加工。伯多祿向公議會的權威解釋這件事的意義。
這一次,伯多祿以前所未聞的勇氣,當面告訴蓋法,他應對耶穌的死負責。幾天前,他害怕大司祭的僕人,起誓、作假見證,說不認識耶穌;不敢承認。現在他有了獅子般的勇氣:被捕後,當著公議會所有最高權威的面,“parresia”,也就是“直接了當”地說:“你要為這事負責任,我知道你的行為是出於無知;但這事發生了。你們殺死的這一位,天主使祂復活了,除祂以外,決無救援。你們看到的這個能行走的人,是耶穌治愈的。是祂的能力治好了他,這是唯一的得救之路”。
公議會的領袖們不知道如何是好,於是把們徒們送回監裡。他們試圖安撫他們,叫他們離開群眾,不讓他們發言。他們無法反駁宗徒們,但他們想讓宗徒不再宣講,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消極和危險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