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Claudio Doglio 神父的視頻及視頻的抄錄
督利奧神父是意大利人
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若望福音
7. 保祿蒙召
“掃祿還是向主的門徒口吐恐嚇和凶煞之氣,遂去見大司祭,求他發文書給大馬士革各會堂,凡他搜出的這道門的人,不拘男女,都綁起來,解送到耶路撒冷”。在《宗徒大事錄》第九章,焦點又回到並集中在掃祿身上。作者路加在第八章已經提到過掃祿,斯德望被砸死的時候,掃祿也在場,贊成砸死斯德望。他是對基督徒團體施加迫害的人之一,在西元36年開始大規模地迫害基督徒,當時比拉多不在耶路撒冷,公議會全權代理。
在《宗徒大事錄》中,掃祿的身影曾在第七章58節的末尾出現,那裡只說:“證人脫下自己的衣服,放在名叫掃祿的青年人腳前”。掃祿贊同殺斯德望,然後就再也沒有提到他。作者隨後提到斐理伯在撒瑪黎雅傳教、向厄提約丕雅人傳福音。現在又回到這個人身上,他將是《宗徒大事錄》第二部分的主角、核心人物。塔爾索人掃祿,其實住在耶路撒冷;公元36年斯德望被石頭砸死的時候,我們留意過,說掃祿是青年人。我們不可能知道他出生的年份。歷史學家認為,他大約出生於主後5-10年之間。所以,在公元36年,他可能25到30歲。這是他人生的轉捩點。掃祿在耶路撒冷,但他來自塔爾索。
塔爾索是基里基雅的首府,這個城市現於土耳其。他是希臘化的猶太人,講希臘語,他強烈反對斯德望。可以假設,掃祿是斯德望的弟子。掃祿是一個傳統主義者,是保守的人、狂熱的人,是堅持先輩傳統的年輕人,可能覺得斯德望的選擇是一種背叛。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老師很欣賞,那麼他對這種“叛徒”就會恨之入骨。據研究,這種具有宗教狂熱的人,會憎恨與他們擁有不同態度的人、與他們作出不一樣選擇的人。
掃祿雖然虔誠,卻常誇大;他自己在信中說:“論到熱情和狂熱,我不輸於我的同伴。”他的誇大之處,在於強烈反對他們稱為“納匝肋人”的團體,即納匝肋人耶穌的門徒。“基督徒”這個名字還沒有出現,我們在《宗徒大事錄》的下文會看到這個名字的來源。在耶路撒冷,他們只被稱為“納匝肋人”,即納匝肋人的門徒;這個詞帶有輕蔑的意味。納匝肋是加里肋亞一個微不足道的地方,用這個名字指稱這群人,意味著小看他們,說他們是鄉野村夫。
掃祿來耶路撒冷是為學習,是為在會堂學校裡成就一番事業,他是有野心的年輕人,事業心很強,熱衷於維護傳統,他利用比拉多離開的這個機會,認為這是合適的時機,攻擊那群信奉異端的人。他認為他們是異端,他堅信耶穌是錯的、是個騙子、是個傻瓜,那些可憐的、愚昧的人都被祂欺騙了。他們很危險,因為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多,因此,必須制止。這個年輕人主動提出請求,要求大司祭給他文書,以便逮捕住在大馬士革的耶穌的信徒。這本身就是秘密員警似的工作,而不是正常的、合法的行動。
大馬士革在敘利亞,耶路撒冷的大司祭無權管理,當時屬於貝特辣(Petra)國王管理,納巴塔人阿雷塔斯四世(Arethas IV, king of the Nabataeans)。這座城與外約但沙漠相連。顯然他們在耶路撒冷得到消息,在遙遠的北方城市,有猶太人信了耶穌,承認祂是基督。如果用醫學上的比喻,我們可以說,塔爾索的掃祿認為,耶穌和祂門徒的道理,是一種癌症,必須切除。現在已經轉移到分散在各地的信徒團體中,按照他們的想法,必須進行干預,用盡一切手段,不論合法不合法,一定要消滅、切除、斬草除根。
寫給大馬士革會堂的信,很明顯是推薦信,我們可以把他看作秘密特使,被派去執行秘密任務,在當局的掩護下,必須使一些他們認為危險的人物消失。因此,掃祿帶著一隊士兵,去大馬士革施行懲罰。這是一項秘密任務,必須保密;他的目的是淨化這個城市;他必須找出違法的人,即堅信耶穌、承認祂是基督的猶太人,逮捕他們,帶到耶路撒冷,懲罰他們,淨化大馬士革的會堂。
但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去大馬士革的路上,發生了掃祿生命中決定性的相遇。這個狂熱的年輕拉比遇見了主耶穌、復活的那一位。在那一刻,他意識到他犯了錯誤。他明白耶穌是正確的。路加在敘述這件事時,非常簡練,沒有提供滿足人好奇心的細節,只用簡短的對話記載了這件事。“當他前行,快要臨近大馬士革的時候,忽然從天上有一道光,環射到他身上。他便跌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向他說:“掃祿,掃祿,你為甚麼迫害我?”他答說:“主!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但是,你起來進城去,必有人告訴你當作什麼”。陪他同行的人站在那裡,說不出話來;只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什麼人。掃祿從地上起來,睜開他的眼,什麼也看不見了。”
這人突然倒在地上。畫家加了一匹馬。作者沒有這樣說,因此必須注意,不要說掃祿從馬上摔下來。他是倒在地上,被光環繞著,親身經受挑戰。“Saulos”(掃祿)是這個希伯來名字的希臘語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在希臘文語,呼格有希伯來語形式:他聽到有人叫他的希伯來名字:“Shaul”、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重複使用呼格,這是路加的典型特點。例如,我們記得耶穌責備瑪爾大,因為她因為太多事情操心忙碌,祂重複叫她的名字“瑪爾大、瑪爾大”;還有在最後晚餐中,有門徒自誇無論什麼情況都要跟隨祂,祂回應到:“西滿、西滿”;現在他又重複叫名字,召叫一個重要的人物:“掃祿、掃祿”。你為什麼生氣?你為什麼要與我為敵?這個人深信他認識天主,從小就很虔誠,他一直讀聖經,自認為是在維護天主的利益,他反對耶穌的門徒,因為他認為這些人反對天主。
現在他聽到神聖的聲音:你在迫害我。他稱呼祂為“主”,這是專用於以色列的天主的稱呼。這聲音是神聖的;掃祿意識到是天主在呼喚他,於是他問了一個決定性的問題。“主,你是誰?”他自誇通曉一切,現在謙卑地問:“你是誰?”他承認自己無知,渴望更高的知識。答案是一種神聖的表述:“我是耶穌”。“我是”正是天主的名字。
這就是主在燃燒的荊棘中向梅瑟啟示的。掃祿的使命,是成為新梅瑟,帶來新的啟示——耶穌的啟示。“我是耶穌”。天主自己的名字與耶穌的名字合在一起。那一刻,掃祿意識到耶穌是天主,祂真復活了,祂所說的一切,祂說祂是天主子,都是真的。
這個時刻令他震撼,給他光照。他意識到耶穌是對的,同時意識到自己錯了,他一直是錯的,他的狂熱和暴力行為都是錯的。他倒在地上,因為他的生命、他的世界、他的心態、他的一切想法、計劃、想要的東西,他所有的信念都崩塌了。這些好像用紙做的城堡,崩塌了、粉粹了。他站起來,什麼也看不見。
那光使他失明。自以為能看見,卻成了瞎子,不得不被人牽著手去大馬士革,三天之久看不見,也不吃,幾近處於昏迷。這個跌倒很可能與疾病有關,我們可以說是“中風”,中風,拉丁語有“打擊”的意思。這個人的生命中經受了一次打擊,他突然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覺;人們不得不把他帶到城裡。而他幾乎昏迷了三天。之後,就起來了。
這些數字可能是精心選擇的,掃祿在夜裡、在黑暗中度過的三天,這三天是他下到陰府、死亡的三天。舊人死了,新人誕生。耶穌只是觸摸了他,沒有擊垮他,而是深深地觸動他,使他蘇醒,使他能與別人一起行動,成為被選的工具,把救恩宣告給萬民。但在那個特殊的場合,尚未給他任何啟示。
掃祿需要別人的説明。主耶穌在夢中顯現給大馬士革的一位基督徒,名叫阿納尼雅,那群信耶穌的人的領袖,他是掃祿要逮捕並殺害的名單中的一個。耶穌邀請他到猶大家裡去,那個人就住在那裡。阿納尼雅知道掃祿是誰。掃祿是耶路撒冷秘密行動的首領,大馬士革也得到了消息,阿納尼雅已經得到了這次秘密行動的警告,所以大馬士革的基督徒都在防備,他們等待著來自耶路撒冷的危險。耶穌派阿納尼雅到這個危險人物居住的地方。這就像進入虎穴,自投羅網。復活的基督啟示給他,鼓勵他冒險,不要把掃祿當作敵人,而是當作兄弟。兩人之間的對話非常精彩。阿納尼雅對掃祿說:“掃祿兄弟!在你來的路上,發顯給你的主耶穌打發我來”。
不僅掃祿知道發生了什麼,亞納尼雅也知道。在掃祿身上行事的那一位,派遣了亞納尼雅。亞納尼雅稱他為兄弟,並告訴他耶穌是誰、祂做了什麼,然後給他覆手、給他施洗、讓他復明。掃祿受洗的時候,有像鱗片一樣的東西從他眼睛裡掉下來,掃祿恢復了視力。這是一件奇妙的事,這是重生,是死亡和復活的逾越,掃祿成了基督徒,開始了新生活。他吃了飯,恢復了力量,立刻開始宣講。保祿自己在給迦拉達人寫的信中說,他離開大馬士革三年之久,退避沙漠裡重新反省;然後回到大馬士革城,開始在會堂裡宣講;消息傳到耶路撒冷,引起很大的轟動。
這個狂熱的人改變了立場,本來要去大馬士革消滅了基督徒團體,反而成為基督徒。他回到耶路撒冷後,他發現自己處於困境,因為所有的人都不喜歡他。他改變了立場,猶太人認為他是叛徒;基督徒也不信任他。他們害怕,害怕這是騙局,以便進入他們內部,瞭解他們的詳情,然後指控他們。
儘管巴爾納伯介紹了他,並支持他,但是基督徒團體仍然不接納他。公議會憎恨他,認為他是危險的叛徒,他們甚至試圖殺死他。有人想殺他,然而基督徒團體建議他換個地方,他們把他帶到凱撒勒雅。那裡有港口,他們送他返回故鄉塔爾索。
保祿,成為基督徒後,突然失去了一切。那個年輕人曾想在公議會成就一番事業,突然發現自己沒有任何出路。他跟隨了耶穌,相信了祂,卻失去了一切。基督徒團體不接納他,會堂公開地開除了他。他回到家裡,過自己的生活。他會織布,會編蓆子,他一直做這些手工品,在老家塔爾索工作了很多年。
由於巴爾納伯的努力,他將重新回到我們的視線,在《宗徒大事錄》的後半部分會看到他。現在,第十章,敘述了掃祿皈依之後,路加敘述伯多祿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