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Claudio Doglio 神父的視頻及視頻的抄錄
督利奧神父是意大利人
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聖保祿書信
《希伯來書》 ——第一部分
保祿書信集的最後一封信是《希伯來書》。這是一封很特別的信,與其他的書信非常不同,而且很長,然而它却出現在最後。新約的編纂者,將與保祿有關的14部著作放在一起,並按長度順序排列,從《羅馬書》開始,這是最長的。
《希伯來書》與第一封書信一樣長,爲什麽它會被放在最後?因爲保祿的名字沒有出現在其中,而且很可能,它不是保祿的作品,甚至于,是禮儀本身將其保存爲寫給希伯來人的書信格式。我在羅馬聖經學院的教授,後來成爲樞機主教的Albert Vanhoye神父,在開始講授保祿書信時,經常幽默地說:「我們將會學習研究保祿寫給希伯來人的書信,但這不是一封信,不是出自保祿,也不是寫給希伯來人。」由此,我們可以明白這些書信標題的用處。
讓我們來反省以下三個要素:它不是一封信,那麽它是什麽?它是一篇神學講道詞,一種在重要而莊嚴的時刻發表的演講,對耶穌基督這個人物進行神學思考。它不是由聖保祿所寫,而是由與保祿的處境相關的人所寫。「巴爾納伯」是被視爲作者的衆多名字之一,以我的觀點,這是被提到的衆多名字中最有可能的一個。巴爾納伯不是保祿的弟子,而是保祿的老師,是支持和引薦保祿的人。巴爾納伯是一個肋未人,因此,是一個由舊約司祭的禮儀思想培育出來的人。
巴爾納伯是一個偉大的傳道者,以至于他被賦予這個昵稱;他的真名是若瑟,以「bar navah」而聞名,這是一個阿剌美語詞匯,意思是「勸告之子」。在我們的語言中,相當于是一個好的傳道者;事實上,這部著作被定義爲「logos paracleseos」,也就是勸告性的論述。不是一封信,而是與基督相關的勸勉、鼓勵和教導的話語。最後,它不是寫給希伯來人的,希伯來人被理解爲一個民族,或是基督徒團體中一個特殊的群體。這部作品是寫給其中有許多歸化自猶太教的基督徒的團體的,這些基督徒被稱爲「猶太教基督徒」,這也許是對耶路撒冷聖殿的莊嚴和古老禮儀的懷念。
面對一個處于危機中的團體,作者反省了基督的工作的基本要素,想要說明救恩史是如何在簡單而神聖的基督宗教禮儀中完美實現的,比在耶路撒冷古聖殿的莊嚴儀式中要好得多,因爲後者徒有外表,很少實質內容。
這部作品可能是在羅馬寫的,在60年代的羅馬團體中,當時保祿被迫留在那裏。也許是保祿發現了他身邊的人寫了這個文本,就像我們說的,也許是巴爾納伯,他批准了這個文本,並讓人把它抄寫下來,寄給各個團體,以至于在最後一部分,有一種類似注釋的補充。我們可以說是保祿向他的團體推薦這個文本的一個建議說明,建議他們閱讀它並分發它。
這個文本不是以信的形式開始的,沒有發信人和收信人的名字,沒有問候和祝福,而是以嚴肅的論述開始:「天主在古時,曾多次並以多種方式,借著先知對我們的祖先說過話。但在這末期內,祂借著自己的兒子對我們說了話。天主立了他爲萬有的承繼者,並借著他造成了宇宙。」這段經文的焦點是基督的工作,即天主的明確話語。
在借著先知,多次並以多種方式說話之後,天主借著自己的兒子說了話。這個「兒子」是誰?他是創造世界的那一位;這兒子「是天主光榮的反映,是天主本體的真像,以自己大能的話支撑萬有。」這些是對基督身份的非常鄭重的聲明。作者確信他的神性,並說他是一個神聖的人,是神聖本體的反映,是一道光,是神聖本體的真像。
這兒子,「當他滌除了罪惡之後,便在高天上坐于『尊威』的右邊。他所承受的名字既然超越衆天使的名字,所以他遠超過衆天使之上。」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開頭是有關基督論的演講的一段序言,這是一篇關于基督的人格的學術論文,但作者要說什麽呢?一些新的、非常重要的東西。因爲《希伯來書》的中心主題是基督的司祭職。
新約中沒有其他文本談到基督是司祭。這是一個新視角,是神學深化的成果;這是作者,一位偉大的神學家,從宗徒傳統出發所做的完善。讓我們稍微嘗試跟隨他的推理。宗徒的講道將耶穌描述爲基督、天主子、救恩的實現者。舊約中所預期的一切都在耶穌內完全應驗了。例如,耶穌滿全了對默西亞王權的期待,因爲耶穌被判定爲王,被承認爲猶太人的王;默西亞這個稱號是對王的資格認證。
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意味著承認他是合法的國王,是達味王位的繼承人。耶穌爲王的方式不同,但他是王,因此,整個默西亞王室傳統在耶穌內找到了它的滿全。這就是他們從一開始都在說的。另一個方面:先知是天主話語的傳達者,他們以天主的名義說話,使人們認識上主。耶穌自稱是顯示天主的那一位,是最卓越的先知;人們承認他是即將到來的偉大先知。天主終于探訪了祂的子民。耶穌是天主聖言;他談論天主,使天主爲人所知。比起先知,他說得更明確,更清晰。
但在猶太人的傳統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首批基督徒的講道所沒有考慮的,那就是司祭職、聖殿的禮儀、整個神聖的朝拜世界。耶穌在世時與這一現實發生了衝突,與聖殿的司祭階層發生了爭執;也正是耶路撒冷的司祭長們,謀劃要除掉他,向比拉多施壓,判他死刑。
當我們談論司祭職時,我們必須小心區分什麽是舊約猶太人的觀念,什麽是我們基督徒的司祭職概念。因此,我所說的是古時司祭職的概念,《希伯來書》的作者將自身與之比較,因爲只有通過這種推理,我們基督徒的司祭職概念才會誕生。我們將在最後談論這個新概念。現在,讓我們看看聖經中的概念。
在聖經傳統中,司祭的任務被委托給一個家族,專門委托給與一個單獨的家族,即肋未家族,特別是亞郎家,更特別是匝多克的後裔。因此,是一個小團體,屬於某個封閉的種姓。在聖經的觀念中,一個人天生就是司祭;一個人之所以是司祭,是因爲他屬於某個司祭家族。如果你不屬於司祭家族,你就無能爲力,就不能成爲司祭,這是肋未人的專職。
耶穌屬於猶大支派;他系于達味家族,屬於猶大支派,是相對于肋未支派而言的另一個支派。在猶大支派中,從來沒有人行使司祭的職能,因此,耶穌作爲一個歷史人物不屬於司祭的種姓階級,按照古時的標準,他從來沒有成爲司祭,也就是說,他從來沒有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內施行祭獻儀式,因爲這是專門爲肋未人保留的活動。耶穌一直都是留在司祭群體的門外。事實上,在福音中,沒有一個情節提到耶穌主持司祭的儀式。
所以,如果是這樣,耶穌不是司祭;他沒有做任何司祭要做的事情;因此,舊約中所說的禮儀世界,沒有在他內得到實現,被丟弃了;它丟失了。它是天主的先見之言,但沒有在耶穌身上應驗。我們的作者一定問過自己這個問題,並懇切地尋求答案。他在《希伯來書》中概述了他的示範性神學答案,作者在信中申明,耶穌是司祭,但是,是不同的司祭,就像他是不同的王、不同的先知,他也是司祭,但以不同的方式。只說是不够的,必須證明。
作者按照他所處的時代和猶太環境的神學標準來闡述。也就是說,他去尋找聖經文獻。作者在聖咏第110篇中找到了聖經依據;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文字,我們每個主日的晚上都在使用,它是主日晚禱的第一篇聖咏:上主對我起誓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做你的脚凳。」此篇聖咏第一節說的是默西亞的登基,祂坐在天主右邊的寶座上。早期的宗徒團體用這節經文說明耶穌是王,耶穌是默西亞,在復活時,祂坐在天父的右邊。我們在信經中也重複這句話。再往後一點,在第4節,仍是聖咏第110篇,其中說:上主一發了誓,祂决不再反悔:你照默基瑟德品位,永做司祭!
這節經文沒有被考慮,我們的作者做了以下推理:如果第一節經文適用于復活的基督,那我們也必須適用第四節。他既是坐在天父右邊的默西亞王,也要按照默基瑟德品位永爲司祭。這就是重點:復活的基督成了司祭,但不是按照肋未、亞郎、匝多克的次第,即支撑耶路撒冷聖殿的那個組織結構,而是按照默基瑟德品位,一個古老而陌生的人物,用以表示不同于肋未家族的司祭身份。
當作者在聖經中發現這個指示性元素時,他對自己的選擇深信不疑,于是開始展開一個大論述,構建了這個基督論的講道,解釋耶穌在什麽意義上是一個司祭。這個觀察的出發點是基督現已復活的事實,祂活在天主的臨在中,坐在天父的右邊。作者想到的不是耶穌在世生命的歷史存在,而是祂現在的狀况,耶穌現在于天父的光榮中做什麽?
祂在爲我們代禱,這正是司祭的任務;按照聖經的教導,司祭應該做什麽?做天主與人之間的中間人。但是,人和天主之間真正的中間人,唯一能履行中保職責者,是耶穌基督。由于祂已復活,並臨在于天主的光榮中,由于天主成了人,所以祂是完美的中保。因此,復活的基督是中保,祂永遠活著,爲我們代禱。
在這個意義上,《希伯來書》堅稱耶穌是司祭。因此,這圖畫完成了:在他內,舊約的每個期望都實現了,甚至所有祭獻禮儀的傳統都基督的司祭身份中得到了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