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Claudio Doglio 神父的視頻及視頻的抄錄
督利奧神父是意大利人
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若望福音
13. 受难始末
圣史若望对受难的叙述倾注了一番心血。甚至用“受难始末”称呼这一段似乎不合适,因为若望并未特别强调苦难的方面,反而更强调光荣。时辰已到——父光荣子的时辰,因此,圣史在耶稣死亡的时刻,显示了天主的光荣。这是祂死亡的时刻。对若望来说,这是耶稣献出自己生命的时刻,将天主的生命完全赐给人类。我们已经提到,整个叙述由五个时刻组成。
受难始末始于花园,也在花园里结束。有在亚纳斯那里接受审讯的时刻,中间是在比拉多的审判庭里接受审判的七个场景。最后比拉多屈服了,宁愿继续做凯撒的朋友,不愿做耶稣的朋友。他把耶稣交给犹太人,犹太人带走了祂(原文用的是“欢迎”)。这是唯一一次以犹太人做主语用“欢迎”这个词,但这是悲剧的时刻,他们欢迎祂,要杀害祂。然后从审判庭转移到哥耳哥达。若望没有记载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苦路”。他只是简单地叙述说,耶稣背着十字架,前往希伯来语叫“哥耳哥达”的地方,他们就在那里把祂钉在十字架上。
耶稣在中间——并不是舒适的位置,另外两位在两边。圣史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名字,并写出了阿拉美语的名字。有趣的是,这里提到的“希伯来语”,实际上今天我们看到的是“阿拉美语”。哥耳哥达是阿拉美语,意思是骷髅形状的石头山。髑髅(加尔瓦略)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光秃秃的山,是一个被隔开的地方,缺乏植被,只剩下树枝,可能是从树上砍下来的,可能用这些砍下来的树枝,支撑那些悬在十字架上的人,十字架是一种酷刑。那块石头地被踩光了,被称为“髑髅”=哥耳哥达或加尔瓦略。耶稣自己背着十字架。
翻译时省略了代词,因为没有必要:“自己背着十字架”。这是一个与格的定语。这个记述插在这里,圣史想以此强调,对耶稣来说,十字架不是折磨祂的刑具,也不是羞辱的刑架,而是宝座、战利品、胜利的标志。圣多玛斯说,耶稣背着十字架,就像医生背着灯台,祂的教义的灯台。十字架的灯,十字架的教义,在这里是救恩的标志。
若望没有强调痛苦的一面,没有提到耶稣的苦难,另一方面,却展示出光荣的幅度。他并不是要真实地呈现耶稣受难至死过程,而是按照他的象征性标准,展现这痛苦背后的神学意义。在加尔瓦略有五个场景,可以说这五个场景是平行的。
圣史一次又一次地用五个细节吸引我们注意。文字、长衣、母亲、口渴和水。用这几个简单的名称,可以描述这五个场景的特征,这是基督苦难的高潮。首先,是十字架上的文字。若望特别描述这个细节,罪状牌是用三种文字写的: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这是强调普世性。比拉多写道: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犹太人的君王可能是定罪的理由。被判处死刑,因为祂是犹太人的君王。他用希伯来语写,所以犹太人能看懂;用拉丁语写,这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用希腊语写,因为希腊语是当时人都能读懂的通用语言。用这三种语言写,是为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祂是犹太人的君王。犹太人看了,向比拉多抗议说:“不要写犹太人的君王,该写祂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君王。”
这里的差别很重要。比拉多写的是:耶稣是君王。另一方面,犹太人的首领希望处死祂的原因,是祂自称是犹太人的君王。祂宣布自己是犹太人的君王,因为祂说的话是假的,因而被判有罪。比拉多拒绝了这个要求,严厉地说:“我写了,就写了”。这只是一个细节。在整个过程中,似乎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微不足道。那么,为什么圣史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他要向整个世界表明,耶稣是真正的君王。比拉多用了动词的过去式,说的是遥远的过去,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当他再次向犹太人提起这件事时,他用的是现在完成式,在希腊语中,这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过去,但在现在继续,甚至在现在也能看到效果。若望想说的是,他写的,仍旧有效。耶稣是真正的君王,这是事实。比拉多认出了祂,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能读到。
第二场是祂的长衣。对观福音说,兵士们分了那被钉死者的衣服,只有若望指出了其中的不同。他们分了衣服,但长衣是珍贵的。士兵们认识到长衣的价值,因为它这是一件无缝长衣,由上到下浑然织成。这显然是一个象征性的细节。若望对耶稣这件长衣特别关注,促使我们思考其的意义。这件长衣,天衣无缝,浑然一体,士兵们没有分。用动词“分开”可能不合适。应该是“撕开”、“分割”。他应该用动词“σχίσωμεν”=意思是分割。这个动词很重要。“schizma”,即“分裂”来自这个词。犹太人中间出现了分裂。
提庇利亚海的网没有破,尽管网了很多鱼。长衣也是如此。这是教会合一的象征。是人类因耶稣的死亡而获得的合一的形象。他在讲述盖法的判决时已说过,耶稣必须死,才能聚集天主四散的子女。士兵们没有撕开或分裂耶稣的长衣,而是抓阄,这是暗示:没有人能分割或破坏这意义深远的合一。
第三个场景是,母亲和门徒在十字架下。我们不应该使用特定的名字,认为这是若望和玛利亚。我们必须学习使用圣史的语言。如果他没有使用特定的名字,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动机。即使我们不明白这个动机是什么,至少要接受他叙述的方式。母亲就在十字架下。耶稣称呼她为“女人”。
我们回到开头;第一个神迹发生在加纳,耶稣的母亲也在那里。耶稣对她说:“女人”。同样,这一幕在十字架下重演。这是一个象征性的细节,细心的读者必须留意。发生在加纳的是一个标记,这个预言性的标记,在十字架上实现了。母亲代表忠信的以色列,盟约的子民。爱徒代表将要出生的新子民。这是基督门徒的新身份。母亲在前,门徒在后。母亲先于耶稣,门徒将继承耶稣。耶稣建立了母亲与门徒之间的关系。耶稣是连接的人,带来和好,使人合而为一。“女人,看,你的儿子”。然后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那时起,从那个时辰、决定性的时刻起,门徒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希腊文用的是“εἰςτὰἴδια”,拉丁文是“insua”,应该翻译成:“物品”。但是这样直译也不恰当。所以我们要加上某些限定词,宝物、财物。门徒把母亲放在自己的财物中。把母亲托付给门徒,门徒把她迎进自家里。这里,不是简单地把母亲托付给门徒照顾。
12世纪,我们才开始讨论玛利亚灵性母亲的特性。传统上,把这个场景解读为旧约与新约的连接。是忠信的以色列人在门徒的新基督徒团体中受到欢迎。有联系才产生合一。我们正处于加尔瓦略的五个场景的中心。首先是长衣的象征意义、母亲和门徒之间的关系;基督在十字架上建立了合一,完成了聚集天主子民、带来得救子民的计划。
将母亲托付给门徒以后,紧接着第四个场景是“口渴”。耶稣表达了一个渴望。祂说“我渴”。祂需要水。祂表达的只是生理上的需要吗?我们在若望福音中已经学会了解读深层的意义。耶稣的渴,正如撒玛黎雅妇人的情况,是渴望实现天主的计划。他们给祂醋。一块海绵与牛膝草。牛膝草不能用做杆子、棍子,而是粉碎后撒在食物上,以增加味道。提到牛膝草,让人联想到这象征古时以色列人的取洁礼:“求你以牛膝草洒我,使我皎洁”(咏51:9)。在一些翻译中“牛膝草”被译为杆子、棍棒。
这是象征性的细节。耶稣并不只是渴望喝些什么东西,祂表达的愿望是完成天主的计划。尝了醋之后,耶稣说:“Τετέλεσται”,若望福音的希腊原文只是用了这个动词形式。是动词“teleo”的完成时态,又衍生出“telos”:结束。祂既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eistelos”:到底。直到一切完成。现在,耶稣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完成了。故事还没有结束,祂完成了工程,完成了天主的计划,目标已经实现了。我渴望到达终点:“祂低下头,交付了灵魂”。
这句话非常重要。在希腊文中,用动词是“παρέδωκεν”,传递的意思。拉丁文直译为:“tradiditspritum”。耶稣传递了圣神。不是指死,而是把圣神传递给人类。献出天主的生命。耶稣是启示者,不只是教导关于天主的教义,而是因为祂传递天主的生命,这正是高潮,耶稣舍弃了自己的生命,献出了圣神。
第五个场景,是爱徒、本书的作者亲眼目睹。一个士兵刺穿了耶稣的肋旁,从那里流出了血和水。从耶稣肋旁流出的水,象征圣神。祂曾许诺,祂要赐下活水,活水要从祂的肋旁流出。现在这个应许实现了。血代表耶稣的生命;水是圣神。耶稣的生命与圣神紧密相连,从耶稣身上、新的圣殿,流出带给人类生命的活水。
所以,圣史在这个地方记述这个场景,并强调他见证的重要性:“那看见这事的人就作证,而他的作证是真实的;并且,那位知道他所说的是真实的,为叫你们也相信”。这里,他又补充了两句引自圣经上的话:如同巴斯卦羔羊一样,耶稣的骨头没有被打断。十字架上的耶稣是真正的天主的羔羊,除免了世人的罪。另一句话来自匝加利亚先知:“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耶稣在十字架上被刺穿。观看受难过程的人,福音的读者,看到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到光荣。观看受难过程的人,福音的读者注目于耶稣,祂在十字架上受到光荣,,坐在宝座上,真正的君王,他们要瞻仰被穿透那一位。这是赐下圣神的时刻。
受难始末的最后一幕发生在一个花园里,埋葬的时刻,与开端遥相呼应。耶稣被交付,发生在花园里,同样,耶稣的埋葬也发生在花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