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Claudio Doglio 神父的視頻及視頻的抄錄
督利奧神父是意大利人
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路加福音
8. 路的主題
實行與聆聽
“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祂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我們現在到了路加福音第九章51節。這一段經文是中心,是第三位聖史講述的故事中承前啟後的部分。路加遵循對觀福音的傳統,也就是馬爾谷和瑪竇都採用的結構,但是他對這些材料進行了加工。
許多經文與其他聖史是相同的。所以,我更願意強調路加獨有的方面。這也是為什麼路加用這一節強調了耶路撒冷之行的重要性。這是他生命中決定性的旅程。馬爾谷和瑪竇也記載,耶穌從加里肋亞去耶路撒冷,但是,在他從自己的經歷中搜集的諸多材料中,路加給這一行程賦予了特殊的含意, 形成了他自己的傳統。
路加在這次行程中,插入了自己獨有的資料。這就是學者們所說的“路加插文”。實際上,從第九章直到第十九章,用十章描繪這一行程。這裡描述的不是實際的行程,而是重複提到,耶穌在路上。在開頭,聖史強調耶穌下定決心,要出發。在希臘語中,聖史的字面意思是說:耶穌“板著臉”,皺著眉,出發了。出發是一個抉擇的結果。畢竟,在加里肋亞,耶穌很安然,有許多朋友,大批群眾蜂擁而至、為祂喝彩,祂可以遠離猶太的權力,安靜地留在這個環境裡,因為加里肋亞是一個“半外邦”的地區。
前往耶路撒冷,意味著冒很大的風險。實際上,耶穌先向北走,在那裡祂詢問了門徒們的信念,並宣佈了自己即將臨近的死亡。祂帶著他們上山祈禱,正如路加指出的,在山上祂變了容貌,天父啟示給門徒們說,耶穌是正確的。祂是聖子。祂指明的路儘管艱難,是正確的路。這時,耶穌離開,決定出發。
很可能是由於他自身的經驗。路加賦予“道路”特別的意義。路加是醫生,在安提約基亞,他通過巴爾納伯和保祿認識了基督教,後來成了保祿的助手,他與宗徒一起走了很長的路。在古代的世界,他們步行、乘船,或借助其他方式跋涉,一直變換地方,接觸了許多人,他們一直在路上生活,他們有豐富的傳教經驗。他把這種使徒生活的經驗也投射到耶穌身上,強調耶穌從加里肋亞到耶路撒冷的旅程。
記述地理上的變化可以在幾天內完成,但是對路加來說,這是教會靈性道路的象徵。這是耶穌訓練門徒的教育之路。去往耶路撒冷的路上,耶穌教導祂的門徒要成為好老師,教給他們基督徒生活的基本要素。我們不要忘記,在希伯來語中,動詞“走路”也有行動的含意。作為光明之子行走,意味著聖善的生活,遵照天主的啟示行事。
路就是方式,是生活方式。路加說的路,希臘語是“odòs”,指的是教會團體。“基督徒”一詞不是抽象的名詞。《宗徒大事錄》中第一次出現“基督徒”一詞,指的是“度那種生活方式的人”、屬於那條道路上的人。希臘語的odòs轉譯到英語是“method” =“Met odos”,意思是路上的陪伴,就是生活方式。耶穌的道路就是關於如何生活的教導,宗徒被耶穌的恩寵轉變的新生命,就是教會的經驗。
因此,耶穌決定去耶路撒冷。祂動身了。但是,祂首先派遣門徒預備道路。路加,也只有路加,記載了72位門徒傳教。舊的紀錄數位不一致,有的說72位,有的說70位。這個數位指的是當時已知的國家數目。《創世紀》第十章,提到一個象徵性的畫面,陸地上居住著70個或72個民族,福音借用了這個說法。70這個數字,指的是所有的國家。七十位門徒被派到所有的民族。
“主另外選定了七十二人。”注意在路加福音中使用“主”一詞非常重要,人們稱呼耶穌為“主”是很正常的,但是只有路加在記述中,使用“主”一詞稱呼耶穌,他也不是一直用這個詞,只在某種情況中使用。當你用這個詞的時候,是指出耶穌的特殊地位,好像是說,這不僅指的是歷史中的人物耶穌,而是“主”。這是非常重要的稱呼,指的是復活的基督,指的是天主。
70或72位門徒被派往所有的國家,這其中有路加,和其他的門徒,他們在耶穌復活以後,向人們宣講。這是先知性的行動:主派遣門徒,向所有民族傳福音。我們可以說,隨時隨地傳福音。給這些傳教士的指示,和給十二位宗徒的一樣。十二,代表以色列十二支派;七十,代表所有的民族。是普世性的使命。
路加福音的另一個典型特點是:福音要傳給所有的國家、所有的民族。耶穌的資訊是開放的,是普世性的。行程一開始,路加記載了一個事件,在對觀福音的傳統中,這個事件發生在耶路撒冷,耶穌傳教的最後幾天。
有一個法學士過來,試探耶穌,問祂說:“我應當做什麼,才能獲得永生?”這是關於誡命的問題,主要的誡命,經師已經知道答案,實際上也準備好了:“你應當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這兩句話引自《申命紀》和《肋未紀》,並不是總結了基督的資訊。只是舊約聖經中的經文,表明即使在舊約啟示中,也有愛的誡命。耶穌向這個經師指出,他不必問這個問題,他已經知道答案。僅僅是為試探祂才提出了問題。因此,為了證明自己有理,進一步問了另一個問題:“誰是我的近人?”就像下面耶穌給出的答案一樣,這都是路加福音獨有的細節。
鄰居,拉丁語是’proximity’,意思是非常近,表示接近、親近。並不能說是“最近的”,儘管新約聖經中用“鄰人”,這是“πλησίον”的翻譯,希伯來語是“reaj”,意思是朋友、夥伴、同事、同伴,你周圍的人。可以把誰看作我的朋友呢?《肋未紀》的誡命是:“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你的同伴、同事、鄰居,但是,誰是值得我愛的人呢?
這是經師提出的問題,耶穌反駁了這個問題,講了遭遇強盜的人的故事之後,耶穌問這位法學士:“誰是那遭遇不幸者的近人呢?”這位經師答道:“是憐憫他的那人”。所以,問題不是誰值得幫助,而是誰願意提供幫助。
讓我們換一個場景。我可以問我自己“誰是我的朋友”,我可以評估我認識的人,區分一下,尋找誰是我的朋友。如果把這個問題反過來,同樣正確:“我是誰的朋友?”我把多少人視為朋友?我是他們的朋友嗎?我希望成為他們的朋友嗎?反轉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這包含了耶穌的觀點。祂給了我們慷慨的友誼,並為我們獻出了生命。
這個顛覆人們認知的故事,就是“善良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中心人物是從耶路撒冷下來、到耶里哥的人。只有在這個比喻中,提到了具體的地理位置。這是一段非常艱難的路,穿過恐怖的荒野,從耶路撒冷到耶里哥大約30公里,高度相差大約一千米,是一天的路程。這裡是土匪流竄的地區,最好不要停留。去耶路撒冷朝聖的人,清晨離開耶里哥,晚上到達聖城;反之亦然。他們離開耶路撒冷後,在耶里哥停留。
這個人從聖城下來——聖城海拔高——去世界上最低的城市。耶里哥位於約但低地,地勢非常低。耶里哥的意思是“月亮”,指的是古老的月亮崇拜,因此,也有夜城的意思。多處福音記述中,耶穌在耶里哥遇到瞎子和罪人。
教父傳統中,從耶路撒冷下到耶里哥的那個人被解釋為人類的代表,人類因罪而墮落。耶穌講的這個比喻,可以從社會學的角度解釋,這個人可能是“厄色尼人”,被狂熱者毆打,肋未人沒有幫助他,但是,一個外邦人,撒瑪黎雅人救了他。可以這樣說,在猶太社會,儘管政治追求、心態、宗教信仰不同,人們還是可以向其他人開放的。
但在我看來,教父們提出的深刻的神學含意更有意義。或許他們誇大了對比喻的解釋,在每個細節中尋找意義,但是,基本上,這個人是主角,這人遇上了強盜,被打到半死,遺棄在路上。我們讀者本能地將自己放在司祭或肋未人(他們的態度相同,可以視作同一個人物)或者撒瑪黎雅人的位置。司祭和肋未人沒有幫助他,而撒瑪黎雅人心生同情,幫助了他。
我們本能地思考如果我們是其中的一個人會怎麼做。然而,記述的關鍵是這個人,遇上了強盜,搶走了他的東西,受傷了,半死不活,意思是還活著,這是一種受傷的狀態,嚴重的傷害,有死的危險。
我就是那個人。罪惡傷害了人性。就在撒瑪黎雅人和其他人經過的路上(路加喜歡路這一主題),如果他們經過這條路,說明他們在旅程中,不是住在那裡,但是, 強調撒瑪黎雅人在旅程中。這個撒瑪黎雅人象徵基督,耶穌是外來聖者,接近了人,讓人看見祂,感受到祂的憐憫。
希臘文用的是“ἐσπλαγχνίσθη”-一個奇怪、複雜但又非常起作用的動詞;意思是內心的悸動,表示撒瑪黎雅人感受到的內心的感覺。耶穌遇到納因城為兒子舉行葬禮的寡婦,同樣也是這種感受。這位撒瑪黎雅人為這個人動了憐憫的心,走近他,包紮傷口,用油和酒醫治他,這些是聖事的標記。他沒有把那個人背起來(而是讓他騎上牲口),把他帶到“πανδοχεῖον”-翻譯為客店,但是在希臘語中,這是個很優美的詞,指的是“接納每一個人的地方”,主人也不僅僅是店主,而是迎接所有人的人,這是教會的象徵。
基督開始醫治被罪傷害的人類。祂接過來,照顧人,這個受傷的人,把他託付給教會,對“店主”——那個迎接所有人的人——說:小心看護;並交給他兩個銀錢。告訴他,如果為照顧人類有更多的花費,沒有問題,我回來時補還給你。這個撒瑪黎雅人宣佈,他將再來,並補還為治愈人類付出的代價。
這是人類歷史的歷程。司祭和肋未人是宗教的具體實現,即舊約的宗教,他們看見了人的狀況,無動於衷地離開了。然而,耶穌伸出手,走上前,醫治他。耶穌對人類懷著慈悲。這就是比喻的意義。重要的是,負起責任,不僅如此,之後,路加立即記載說,耶穌住在了名叫瑪爾大的一位婦女家裡,她為侍候耶穌忙碌時,她的妹妹瑪利亞卻坐在耶穌腳前,聽祂講道。
這個事件的意思是,聆聽非常重要。與耶穌的個人關係很重要。因此,重要的不是去做什麼……耶穌向人類顯示了慈悲,門徒們聆聽耶穌講話,坐在祂的腳前,向祂學習,接受祂的恩寵、祂的慈悲,讓自己得到轉變,變得也能顯示慈悲。
路加作品的第一部分,就是福音,就是聆聽慈悲的耶穌。第二部分,宗徒大事錄,是延續。教會從耶穌那裡學了,繼續耶穌的工作。接受慈悲的人成了有能力展示慈悲的人。重要的是聆聽耶穌,接納祂、實行祂所教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