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Claudio Doglio 神父的視頻及視頻的抄錄
督利奧神父是意大利人
聖經學者 米蘭神學院的教授 寫作了不少關於聖經的書籍。
5. 比喻
聖史馬爾谷的敘述從葛法翁特殊的一天開始,向人們展示了耶穌與祂的門徒、群眾以及其他人的緊張又驚人的活動,和耶穌獨處的祈禱。
馬爾谷福音的正文分為兩個重要部分,兩個部分都以信仰的宣示為高峰。記述的第一部分在伯多祿的信仰宣示中結束。第一部分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時刻。每一個時刻都以拒絕和鬥爭的爭議性紀錄結尾。因此,敘述的第一部分在第三章6節結束,法利塞人立即出去,與黑落德黨人商議陷害耶穌,為除掉祂。
從一開始,對手就意識到耶穌是危險的。祂的宣講很特別,並且與傳統大相徑庭。之後緊接著是第二部分,通常在每一部分的開頭,馬爾谷都會有一個總結,和關於召叫的記述。
我們在第3章看到的總結是概括性,沒有描述具體的事件,但是作為總結,馬爾谷呈現了耶穌習慣性的行為。祂大概做什麼。最重要的是,我們能看到,周圍地區的許多人來到耶穌這裡,聽祂宣講,但最重要的是,因為祂治愈人。
回到歷史上看,耶穌的治愈行為無疑是吸引人群的原因。也就是說,優美的宣講並不會引起人們的支持,有必要提出這樣的假設,即必要的歷史事實,就是耶穌為那些純樸的人做了一些非凡的事。正是耶穌治愈行動,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
總結之後,馬爾谷立即記述了召叫十二位宗徒。這裡用了動詞“創造”,好像這是一種創造性的介入。在第一部分的開頭,他敘述了四個門徒蒙召:西滿,他的哥哥安德肋,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
現在他說,耶穌鄭重地建立了一個由12人組成的團體。祂“上了山,把自己想要的人召來,他們便來到祂面前。”祂召叫了十二個人=祂“創造”了十二個人,讓我們留意一下細節:耶穌上了山,召叫了祂想要的人,祂按照自己的心意自由揀選。他們回應了,他們跟著祂去了。從一大群熱情跟隨祂的人中,耶穌選擇了一個團體,有清楚而確定的人數。
數字十二有象徵意義,指向新以色列。正如雅各伯的兒子、十二位聖祖開始了十二支派,現在,新以色列有了十二位族長,開始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耶穌創建了這個團體,聖史指出,有兩個重要目的。祂首先召叫他們同祂在一起。然後,派遣他們。“Apostle”(宗徒)意思是“派遣”、“委託”。耶穌揀選他們,是為派遣他們去做祂明確指派的工作。但是在派遣他們之前,耶穌的目的是,先讓他們同祂在一起,揀選他們同祂在一起。
在希臘原文中,他使用動詞“make”(ὦσιν=ósin),比動詞“tobe”強烈。耶穌的目的是,讓被選的人與祂在一起。與主在一起是高峰,這是每個門徒追求的目標。重要的是和祂在一起。在這種生命的共融中,使命誕生了。
如果他們與耶穌在一起,他們只能由耶穌派遣,做耶穌的代言人。宗徒的特點就是與主同在。這是使命的來源,這使命有兩個目標:第一,宣講;第二,驅魔。在會堂裡,耶穌開始宣講,並解救了附魔的人。現在將同樣的工作委託給祂的宗徒。他們的任務是宣講福音;這裡的“話”是有效的“話”,不僅是講故事,而是提升人性,對馬爾谷來說,最基本的行動,是與黑暗勢力作鬥爭。宗徒的任務是驅魔,戰勝仇敵,讓人獲得釋放。福音的話具有治療性、拯救性的功能,使人擺脫邪惡的壓迫。
因此,根據其他聖史和傳統的名單,他列出了十二個名字。伴隨著耶穌親屬的不理解,福音第二部分的敘述從這裡開始了。中心是來自耶路撒冷的經師們惡劣的反對和誹謗。
顯然,他們是由首都的權威人物派來的,尋找這個來自加里肋亞的奇怪的宣講者。引起這些經師注意是,耶穌解救了一些附魔的人。經師的解釋是奇怪的,令人氣憤。他們說,耶穌是魔鬼的盟友,魔鬼是祂的信使,祂是撒殫的合作者,仗賴著魔王,祂打擊魔鬼,明顯是為統治和奴役。
這是一種悲劇性的姿態,因為這意味著不接受光明,不想看事情本來的樣子。而且,這是一種強烈的反對,顛倒黑白,耶穌稱這種態度為“褻瀆聖神”,也就是說,這種態度,是對耶穌帶來的啟示,固執地、有意識地、頑固地封閉自己。
把解救人、帶來救恩和生命的行動,說成來自魔鬼的,意味著不願看到現實。執拗地封閉,斷然拒絕。這種態度不可原諒,因為他們不請求寬恕。唯一不能寬恕的罪是驕傲,否認罪,相信自己沒有罪。並且他們沒有認出耶穌是引導人進入天主慈悲地那一位。
持同樣消極態度的,還有耶穌的家人,他們的親屬,兄弟姊妹。在猶太文化中,通常把親戚統稱為兄弟姊妹。堂兄弟、表兄弟,姐夫、叔伯等,都被統稱為兄弟。我們可以翻譯為“親戚”,為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而且,只要保留原文,我們就能理解其含義。祂的親屬從納匝肋來到葛法翁,因為他們也聽說了耶穌的非凡事蹟,也不理解。
聖史說,即使耶穌的母親與其他親戚一起來了,耶穌被人群團團圍住,親戚都無法接觸到祂。人們口頭傳來訊息,最接近老師的人告訴祂:“祢的母親和祢的兄弟在外邊找祢。”耶穌的回應看起來有點奇怪。祂問道:“誰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遂環視祂周圍坐著的人,說:看,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因為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和母親。耶穌的目光“環視”是馬爾谷典型的描寫手法。他描述道,講話之前,祂轉過頭,看著那些聆聽的人。說:“你們就是我的母親和我的親屬。誰聆聽我的話,就是我的家人。”要成為我的親屬,你必須實行天主的旨意。
對祂的母親瑪利亞來說,這些話沒有任何輕視的意思。耶穌以這種方式告訴我們,祂的母親何等偉大。她遵行了天主的旨意。她做耶穌的母親,不是因為特殊的功績,而是因為她接受了上主向她啟示的道。她已經完成了上主要她做的事。
耶穌的親屬關係超越家庭。要成為耶穌建立的新家庭的一份子,不必通過血緣關係,而必須通過服從,與祂連接在一起;像祂一樣,隨時服從天父的旨意。
“耶穌又在海邊開始施教。”這是第四章的開頭。馬爾谷經常突出使用“又”或“又一次”開始敘述,是想說,祂已經這樣做過了,但在另一個情況下,祂又重複做。耶穌在加里肋亞湖旁邊的村莊裡,略為誇張的說法將其稱為“海”,耶穌經常在岸邊把人聚在一起。
岸邊是寬敞又空曠的地方,可以聚集人群,同時要記住,村莊很小,沒有寬敞的廣場或街道可以容納人群。農田種植了莊稼,因此,海邊是一個開放又空曠的地方,可以聚集很多人。為了保持一定的距離,又不被圍在中間,耶穌坐在船上教訓人,在離岸幾米的地方,可以觀察聚集的人,與他們平靜地交談。
這樣,比喻的章節開始了。這是馬爾谷有選擇地蒐集的不尋常的講道之一。這裡是比喻的合集。耶穌用比喻教導人。希臘文παραβολαῖς=圍繞著現實,拋到另一面。比喻是對生活故事的生動敘述,有助於人們大體上理解人類的生活和人類的歷史。似乎與特定的情況無關,由於敘述者的技巧,故事讓聽眾自己得出結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做出判斷,作出承諾。
耶穌的比喻試圖與聽眾對話,引起對話。通常以說“你們認為怎樣”開始,或“你們中間哪一位”提出問題,等待聽眾的答案。
馬爾谷福音中的第一個比喻是撒種者的比喻,或更好說,叫不同田地的比喻,不同的田地同樣接受了撒種者的種子。這個比喻以象徵性的人物開始:“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不是隨便哪個人,而是撒種者。起初,這個比喻指向撒種的人,生命的源頭,撒下的種子代表啟示。“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這個動詞可能沒用…您在屋裡撒種嗎?講這個比喻的時候,為什麼要強調“出去”呢?這是天主的形象,祂走出自己,與世界相遇,到處撒滿祂的“話”。這個比喻的前提,是古代巴勒斯坦農民的耕作方式,他們不翻耕土地,翻耕是中世紀產生的。他們直接把種子撒在田間,然後用一些工具攪動土壤,覆蓋種子。因此,種子不免會落在路邊、石頭間、荊棘叢,但是也有很多落在好土地裡。
耶穌在比喻中說,落在好地裡的種子,結了30倍、60倍、100倍的果實。我們對農業和糧食產量了解不多,但是那個時代的農民聽了這種敘述,肯定明確地告訴祂“不”,這是不可能的。一擔小麥,大約45公斤,如果產量是7倍,就已經很多了。如今,有了更先進的耕作方法,我們達到了15倍……從未達到20倍。耶穌說的是30倍、60倍、100倍。
這是比喻的核心。是為引發思考。有一種特殊的種子,有一種特殊的種子,生產巨大又壯觀的果實,超出任何人的預期。馬爾谷福音前邊記載,祂的親戚不理解祂,認為祂瘋了,想把祂帶回家。而且,固執又心懷敵意的經師們認為祂是魔鬼的盟友。門徒們以為他們在浪費時間,“我們能走到哪兒呢?…不會有什麼結果。”
這個比喻是令人欣慰的教導。會有成果,可能當初看起來什麼也沒有,結果將不同尋常。這四種道德類型的解釋,可能是第一個基督圖團體加上的,他們試圖改編這個比喻,並在道德上勸戒大家,不要像路旁一樣膚淺,不要像石頭地那樣容易乾枯,不要被掛慮窒息,讓我們成為接受聖言的種子、並結出許多果實的好田地。目的是宣佈,種子正在生長,不要成為不結果實的土地。
目的是激發聆聽者接受天主的話。那些接受聖言,並實行天主旨意的人,就是結出果實的人。他們可以成為耶穌的兄弟、姊妹和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