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Claudio Doglio 神父的視頻及視頻的抄錄
督利奧神父是意大利人
讓我們加深認識聖經 聖保祿書信
斐理伯書
在保祿的一系列書信中,被稱爲「囚禁信」的,還有《斐理伯書》。然而,現代學者認爲,這封信與保祿在公元61至63年間被囚禁在羅馬沒有關係,而是一封更早的信。保祿應該是在被關押在厄弗所的期間,寫信給斐理伯的基督徒團體的,也許是在公元57年,也就是,在他寫信給格林多和迦拉達團體的同時。
保祿在其第二次傳教行程開始時,在公元50年左右,親自建立了斐理伯團體。《宗徒大事錄》中叙述了一些有趣的斐理伯福傳事件,包括裏狄雅和看管保祿的獄卒的歸化。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斐理伯團體沒有給宗徒帶來很大的問題;相反,他們使他很滿足。保祿在那個城市有一些親近的朋友,那裏的基督徒團體對他的布道反應特別好,繼續忠信于福音。在這個基督徒團體成立之後,將成爲傳道人的路加,遂即留在了那裏。也許在他逗留期間,他幫助這個團體正確地走向成熟,也幫助他們與保祿宗徒保持友好而穩定的關係。
在公元57年那個動蕩不安的時期,保祿被捕了,甚至被判處死刑,但判决沒有執行,斐理伯的基督徒介入其中,去幫助宗徒。他們派去了一個代表,可能帶著錢和慰問品,見證了他們對他的事件的參與。爲了感謝他們的關心,保祿寫了這封充滿熱情的信。然而,應該注意的是,這封信是在監獄裏寫的,是一個政治犯寫的,也就是說,是一個受到不公正迫害的人寫的,他正深陷危機,部分原因是由于幾個基督徒團體的反叛。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封信的一些重要段落,以抓住宗徒的思想狀態和他的教導。雖然這是一封自發的信,並與確切的情况相關,但它却沒有確切和細緻的結構。它不是一篇神學論著。它是一封熟悉的信,充滿了滿足,因爲宗徒滿懷福音。
一開始,在第一章,他就介紹了自身情况,就像我們給對我們的情况感興趣的遠方的人寫信時一樣。他說:「弟兄們!我願意告訴你們,我的環境對于福音的進展,反而更有了益處,以致禦營全軍和其餘衆人都明明知道,我帶鎖鏈是爲基督的緣故。」
他的被逮是一件消極的事,但宗徒意識到他是爲基督而成爲囚犯,因而這些事件對他反而更有益處。禦營是市議會的所在地,是羅馬行政機關的所在地,其中也包括國家監獄;因此,在那樣的羅馬環境中,他們知道這個人是因爲基督而被監禁的。因此,他的監禁成了一個作見證和傳福音的機會。他們不知道基督是誰,但他們知道這個人是爲了基督而被監禁。保祿借此機會宣講基督,不僅如此,而且,由于他被監禁,不能繼續工作,這正是那些弟兄得以發揮的時候,他們在福傳工作中就會更負責,更熱心。
這就是爲什麽保祿表達了他的信心;他說:「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反而放心大膽,我或生或死,總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頌揚。因爲在我看來,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對于那個死刑判决,從這裏可以窺見一斑。保祿正在認真考慮被殺的可能性;他可能很快就會死,但他並不害怕;他甚至說,對他來說,死是一種收穫,因爲對他而言,這是與基督一致,他透露了自己的秘密想法。「但如果生活在肉身內,我還能獲得工作的效果:我現在選擇哪一樣,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正夾在兩者之間:我渴望求解脫而與基督同在一起:這實在是再好沒有了。」死亡是一種收穫;保祿認爲從身體解脫出來,爲完全與基督在一起提供了可能性。
「但存留在肉身內,對你們却十分重要。」他意識到,繼續活著可能是一個爲福音服務的工作機會。而且,對于當時的基督徒來說,繼續享受保祿的存在和教導可能是一種優勢。他意識到兩者都是好的,他不知道應該選哪個。但在那個時候,他不必做選擇。保祿會被釋放,死刑不會被執行,他還會繼續活十年。之後,會有另一個判决,在尼祿皇帝統治下的羅馬,在奧斯蒂斯街(Via Ostiense)上執行,保祿將爲基督失去生命。
儘管發生了這一切,他對信仰却仍滿懷熱情。這表明他是一個完全獻身于理想的人,或者說,他緊緊地依附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耶穌基督。再往後一點,在第二章,保祿在他給斐理伯人的信中插入了最古老的經文,這經文不是他自己寫的。我們認爲它是早期基督徒團體所使用的最早的論述基督的贊美詩。這是一首贊美基督的神性,贊美祂在地上的屈尊就卑,以及在天上被舉揚的贊美詩。它是一個重要的神學文本,因爲它顯示了基督徒團體如何從一開始,從最初的幾年,就相信耶穌的神性,以及祂的「先在」(祂在創世之前就已存在)。
保祿在信中插入了一首斐理伯團體所知道並常在禮儀中使用的贊美詩。他用以下這句話引入這贊美詩:「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思高版)。有「相同的態度」與保祿所使用的希臘文原文很接近,有一些版本將其譯爲:「相同的感覺(感情)」,這是不正確的。希臘文說:「φρονεῖτε」 = 「phronéite」,字面意思是:像基督那樣思考。我們也可以翻譯爲:擁有與基督相同的心態。我們所說的「心態」,是指看待生命的方式,我們計劃我們的存在的方式,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有基督爲榜樣;不要只試圖在姿態上效仿祂,而要在基本心態上效仿祂。
這首贊美詩提出了指導基督工作的心態。「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爲應把持不舍的。」從字面上看,經文說他不考慮「ἁρπαγμὸν」 = 「arpagmon」,即偷盜之物。請記住,在喜劇中,守財奴的角色一般被稱爲「harpagone」(意大利語),因爲它是一個希臘動詞,意思是拿我想拿的東西,支配、控制和占有。「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祂不想嫉妒地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相反,祂空虛自己。在希臘語中,這個動詞是「annihilation」 = 「ἐκένωσεν」 - 「ekénosen」。
由這個動詞,神學家們演繹出了「kenosis」這個詞,以表示基督的沮喪、空虛和湮滅。天主空虛自己,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祂以人的形體出現,祂原是神的形體;祂謙卑自己,成爲「小的」=「ἐταπείνωσεν」 = 「etapéinosen」,成爲奴隸,成爲小的、微不足道的;「祂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到了最差的情况——死亡。在中間,情况發生了改變:「爲此,天主極其舉揚祂。」贊美詩被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下降」,第二部分是「上升」。「爲此」一詞標明了轉折點。基督耶穌具有神性,却不爲自己保留神性,而是空虛自己,成爲奴僕,成爲人,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爲此態度,天主舉揚了祂。基督「下降」自己,「爲此,天主極其舉揚祂,賜給了祂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的名字,致使上天(天使)、地上(人類)和地下(亡者的世界)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在耶穌基督前,一切都必須屈膝叩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ΚΥΡΙΟΣ = Kyrios),以光榮天主聖父。」這是宣認信仰最莊嚴的公式。明認耶穌基督是主;祂已復活並受光榮;祂是宇宙的唯一主宰,這正是因爲祂有貶抑自己的態度。「該有相同的態度」,保祿可以有力地說出這句話,因爲他親身經驗到了這種態度,有這種空虛自己的直接經驗;他真正擁有基督的心態,並在監禁中活出了這種心態。
這封信的第三章包含了一個呼籲,呼籲斐理伯的基督徒要應對艱難,以及神學上的曲解,像保祿一樣緊緊地依附于基督。有一些猶太化的傳教士,保祿嚴厲地稱他們爲「狗」:「你們要提防狗,要提防邪惡的工人,要提防自行割切的人。」即是,那些相信律法及遵守禮儀的做法是救贖的工具的人。「雖然我對外表也有可信賴的。」
這裏,保祿向我們展示了一張身份證,一幅作爲守法的猶太人的自畫像:「我生後第八天受了割損,出于以色列民族,屬於本雅明支派,是由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法律說,我是法利塞人;就熱忱說,我曾迫害過教會;就法律的正義說,是無瑕可指的。」「從肉軀(外表)而言,我是個義人,是個守法者,是個熱忱的崇拜者。」但這是舊的思維方式。這不是保祿的選擇。「凡以前對我有益的事,我如今爲了基督,都看作是損失。不但如此,而且我將一切都看作損失,因爲我只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爲了祂,我自願損失一切,拿一切當廢物,爲賺得基督,爲結合于祂,並非借我因守法律獲得的正義,而是借由于信仰基督獲得的正義,即出于天主而本于信德的正義。」
我們看到了與《羅馬書》相同的語言,也與《迦拉達書》中的語言相同,我們將在下次講談中學習,因爲都是寫于相同時期。保祿說,他認爲宗教自恃、自認爲是「好」人而自我滿足,這些都是廢物。他並沒有說他認爲財富、權力、快樂、世界的榮譽等是廢物。他說他認爲宗教自恃是廢物;來自一個好的家庭,有宗教教養,忠實地遵守法律傳統,所有這些,他都認爲是廢物。他看重的是基督的德能,祂已深深地改變了他。保祿說:「我只願認識基督和祂復活的德能,參與祂的苦難,相似祂的死,我希望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復活。」「我想認識基督,並在自身內感受祂。」
這就是與基督有相同感受的宗徒,願意從祂的復活來參與祂的死亡。「這並不是說:我已經達到這目標,或已成爲成全的人;我只顧向前跑,看看是否我也能够奪得,因爲基督耶穌已奪得了我。」這是保祿對自己的最美定義之一:被耶穌基督所征服。一個人如此熱愛基督,以至于一生都在追隨祂;他確實相似于基督。他是一個真正的門徒。他也是我們的楷模。